APP下载

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1-25河南省濮阳仁济医院457100王丽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腹壁肌瘤切口

河南省濮阳仁济医院(457100)王丽平

子宫肌瘤属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人群,可导致患者白带增多、腹部包块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为维持患者子宫正常生理功能及完整性,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术式,属微创技术,对盆腔等干扰小,术后并发症风险低,且术后恢复较快,但手术操作存在一定难度,对操作者内镜缝合技巧要求较高,而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可降低既往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本研究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87例,分组研究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n=94)、对照组(n=93)。研究组年龄28~49岁,平均(38.66±5.14)岁;肌瘤数目:单发45例,多发49例;肌瘤直径5.4~11.7cm,平均(8.52±1.55)cm;对照组年龄28~50岁,平均(39.20±5.19)岁;肌瘤数目:单发46例,多发47例;肌瘤直径5.0~11.2cm,平均(8.04±1.51)cm。两组年龄、肌瘤数目、肌瘤直径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经阴道超声确诊且明确肌瘤部位、大小及数目;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存在手术相关禁忌证。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全麻满意后于脐窝上缘约1cm处作横行切口,穿刺置入Veress针建立CO2气腹,后置入5mm腹腔镜探查子宫内部情况,并于左下腹置入2个5mm套管针、于右下腹置入1个10mm套管针作操作孔,经阴道置入举宫器并调整其方向,充分暴露术野,于肌瘤与正常组织边界处注射缩宫素生理盐水,于镜下以单极电凝勾切开肌瘤表面,剔除肌瘤结节,对活动性出血处实施电凝止血,采用1-0号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残腔。

1.3.2 研究组 采用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体位、麻醉、气腹建立、腹腔镜置入等均同对照组,探查子宫内部情况后,于耻骨联合上作约4cm横切口,逐层打开,提拉肌瘤至切口下方,于肌瘤与正常组织边界处注射缩宫素生理盐水,沿瘤体及包膜实施剥离切除,同时剔除可触及肌瘤结节,采用1-0号可吸收线8字缝合蒂部血管后分层连续缝合残腔。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基本情况 研究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研究组未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94),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局部血肿,1例膀胱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4.30%(4/9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32,P=0.127)。

3 讨论

子宫属女性重要生殖器官,切除子宫可对子宫肌瘤患者造成生理、心理双重伤害,在有效保留患者正常生理功能的同时有效提高手术效果是目前临床探讨的重要课题。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保留患者子宫正常生理功能及解剖结构完整性,且对机体内环境影响较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对手术器械、设备、操作医师技术要求较高,在腔镜下瘤腔缝合存在一定困难性,易增加术中出血,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2]。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介于开腹术及腹腔镜手术之间的过渡式操作,通过腹腔镜视野充分了解肌瘤情况,同时经腹壁小切口剔除瘤体、缝合切口,可有效降低瘤腔缝合困难程度,克服腹腔镜手术缺点[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

附表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s)

附表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用时(min) 术中失血量(ml) 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研究组 94 81.37±6.46 77.63±10.03 23.36±3.17 5.04±0.71对照组 93 107.24±8.13 114.56±17.51 24.08±3.41 5.22±0.81 t 24.104 17.720 1.496 1.616 P<0.001 <0.001 0.137 0.108

综上可知,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可兼顾开腹术式、腹腔镜术式二者优点,具有操作难度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等特点,同时可有效保证术后康复效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更具益处。

猜你喜欢

腹壁肌瘤切口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壁缺损的重建方法与研究进展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3D腹腔镜联合杂交技术在腹壁巨大切口疝中的应用体会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