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胎妊娠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2020-11-25广东省高州市妇幼保健院525200张丽华陈裕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前置胎盘血小板

广东省高州市妇幼保健院(525200)张丽华 陈裕坤

产后出血为分娩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为目前导致产妇死亡首要疾病,临床中应积极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发生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表现为分娩后出血量增加,如不能有效控制,可危及患者生命[1]。随着二胎政策开放,二孩分娩孕产妇越来越多,二孩分娩产妇多为高龄产妇,属于高危妊娠和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为分娩产妇常见、严重并发症,降低二胎妊娠产妇产后出血,为保障二胎产妇分娩安全性关键。研究指出,影响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如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等[2]。但在二胎妊娠分娩患者中是否影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相似,临床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分析二胎妊娠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70例二胎妊娠分娩患者实施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二胎妊娠,均在我院产前门诊建立档案规律进行产前检查,并在我院待产分娩;②患者临床资料均收集完整,符合本次研究所需。排除标准:①初产妇或三胎及以上产妇患者;②未能建立产前档案,未能规律进行产前检查患者;③分娩过程中及产后未能准确统计出血量患者。其中年龄24~38岁,平均(32.6±4.2)岁;孕周37~42周,平均(39.5±1.8)周。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住院待产,对患者全身情况实施评估,对胎儿、宫缩、宫口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于有经阴道分娩指征患者,在宫口开全到7cm位置时,送患者进入产房,在助产士全程指导下实施分娩,对于无经阴道分娩患者,对患者实施剖宫产分娩。根据患者产后24h出血量,判定患者是否发生产后出血,经阴道分娩患者产后24h内出血量≥500ml,剖宫产患者产后24h内出血量≥1000ml患者判定为产后出血[3]。由专业培训医护人员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查阅,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孕周、体质量),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剖宫产),流产史,饮酒史,吸烟史,妊娠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巨大儿,产后宫缩乏力,产前血小板数据等,分析影响二胎妊娠患者产后出血发生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美国SPSS公司)分析获得研究数据,年龄、孕周、体质量、血小板数目用(±s)表示,t检验;分娩方式、流产史、饮酒史、吸烟史、妊娠合并症、巨大儿、宫缩乏力用χ2检验;相关因素实施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纳入研究70例患者中,产后出血发生15例(21.43%)。单因素分析得出,A组和B组患者在年龄、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巨大儿、宫缩乏力、血小板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临床资料

附表2 多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二胎妊娠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2.314,P<0.05)、流产史(OR=2.551,P<0.05)、妊娠期高血压(OR=3.164,P<0.05)、前置胎盘(OR=2.614,P<0.05)、巨大儿(OR=3.061,P<0.05)、宫缩乏力(OR=2.614,P<0.05)、血小板计数(OR=3.265,P<0.05)。见附表2。

3 讨论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开放,二胎分娩在临床中发生率显著升高,二胎妊娠多为高龄产妇,机体功能、生理功能减退,显著增加患者妊娠和分娩安全性。产后出血为分娩常见、严重并发症,为导致产妇死亡重要原因,二胎妊娠患者为分娩高风险人群,产后出血发生风险较高,临床中针对二胎妊娠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发生影响因素实施预防和干预,对降低二胎妊娠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发生风险,保障分娩安全性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结果得出,影响二胎妊娠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年龄、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巨大儿、宫缩乏力、血小板计数等。年龄越高,产妇生理功能、身体机能越差,患者分娩后宫缩乏力发生风险越高,进而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流产史患者可增加子宫内膜损伤程度,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粘连,再次妊娠后可增加胎盘粘连、胎盘植入风险,进而增加患者产后出血发生风险[4]。妊娠期高血压为妊娠期常见合并症之一,妊娠期高血压为妊娠期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血压水平升高,妊娠过程中高血压水平能影响子宫肌层供血量,影响分娩后子宫收缩,进而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临床报道同样指出,妊娠期高血压为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独立危险因素[5]。前置胎盘为临床中公认产后出血发生影响因素,前置胎盘表现为胎盘生长在子宫下段,分娩过程中胎儿娩出过程能直接压迫胎盘,导致胎盘剥离,进而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6]。巨大儿为影响产后出血发生危险因素,巨大儿表现为胎儿体质量增加,对子宫、胎盘压迫程度增加,同时在分娩过程中对宫颈、软产道等损伤程度增加,同样能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7]。宫缩乏力为导致产后出血发生最常见影响因素,分娩后宫缩乏力发生能影响子宫动脉收缩,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加[8]。因此,临床中针对二胎妊娠分娩患者,应采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预防产后宫缩乏力发生,进而降低产后出血发生风险。血小板计数减少,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影响患者血小板聚集,进而增加分娩后产后出血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影响二胎妊娠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干预,以提高二胎妊娠分娩患者分娩安全性。

猜你喜欢

前置胎盘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精准的声音还原 Yamaha CX-A5200前置放大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胎盘大补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