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某地级市早教机构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2020-11-25卓丽芬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早教婴幼儿设置

卓丽芬

(福建省南安市美林中心幼儿园 福建 南安 362300)

1.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早教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早教的需求也因此增加,为了适应这样的需求,早教机构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一个优质早教机构所必须的,它是一个早教机构的灵魂,不仅对于早教机构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婴幼儿的发展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质的早教课程可以开发婴幼儿的潜能、促进其身心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设置符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发展需要的早教课程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由于现代早期教育理念广泛传播,人们对早教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家长们对早教机构的选择已不仅仅满足于环境设备、师资水平、服务质量,而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其课程是否真正满足孩子的需要及发展越来越成为家长们的首选因素之一。所以早教机构要想长久屹立并独树一帜,就必须重视其课程的设置。

鉴于早教机构课程设置对于早教机构的发展、婴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为了顺应家长们的需求,笔者对某地级市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据调查,某地级市主城区共有五家早教机构,但有较大影响力的只有三家,分属不同类型,其中A早教机构为国际连锁早教机构,B早教机构为国内连锁早教机构,C早教机构为本土早教机构[1]。本研究主要针对这三家早教机构进行调查研究。

2.2 研究方法。

(1)观察法。笔者通过在早教机构两个月的社会实践及平时的业余时间,对早教机构多个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观察及记录,从而了解其课程实施的状况及实施质量。

(2)访谈法。笔者从三个早教机构中随机抽取几名早教老师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从而了解她们各自对早教机构课程的设置及实施活动中的看法。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某地级市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的分析。

(1)不同早教机构课程设置雷同,宣传差异大。首先,虽然三所早教机构分属不同类型,但是其早教课程的设置实际上是大同小异的,与机构的名称及所属类型并无太大关系。如三家早教机构都设有入园准备课程,A早教机构称该课程为入园缓适ABC、B早教机构称入园过渡课程、C早教机构称全半日班也叫亲幼衔接班,只是名称不同其实质都是一样的,特别是B早教机构和C早教机构,其课程设置的雷同性更高,两家早教机构都设有感统课、艺术课、思维课程(都是主要以操作盒作为上课材料)等等。

其次不同类型的早教机构虽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在宣传上却有较大的差别,A早教机构更多的是从“国际”这一字眼入手,宣传其早教理念的权威性以及中西结合的特色来吸引家长,B早教机构主要从其自制研发的教学材料以及其获有的荣誉来引起家长的关注,C早教机构更多从其早教思想是融合多种早教理念并且根据本地的地方特点来宣传,从而博取眼球。由此可看出家长在对早教机构的选择上不应仅仅关注其属于何种类型早教机构,更多的要考虑各早教机构的课程实施效果及是否真正符合孩子的需要。

(2)早教机构课程理论基础及其贯彻情况的描述与分析。目前大多数早教机构主要是基于多元智力理论、敏感期理论、感觉统合理论来设置课程,其中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数学逻辑等八大智力,每个人所具备的这八大智力程度都不一样,如有的人更偏重人际交往或智力等等[2],所以为了使婴幼儿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早教机构根据此课程理论设置了多样化的课程,如早教机构A设置了育动乐系列的课程,其中包括身体乐、认知乐、创造乐等;早教机构B设置了语言课程、思维课程等;早教机构C设置了脑力开发课、绘本课、艺术课等,以此来综合开发婴幼儿的智力。敏感期理论中指出在婴幼儿时期,身体、心理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如视觉敏感期存在于刚出生的婴儿,秩序敏感期存在于0-4岁,语言敏感期存在于0-6岁,自我意识敏感期存在于2-3岁等[3],早教课程设置以敏感期为理论基础,细致的划分出每个年龄段所适合上的课程,一方面可以保证了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学习超出婴幼儿所能接受的范围。早教机构B和早教机构C都设有感统课,其理论基础就是源于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理论是通过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不断互动最终达到一种统合的状态[4]。

再美好的理论要起到其教育效果,也需要通过相关人员的教育实践去贯彻落实。笔者通过实地的观察看课中发现,早期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这些理论原则,理论与实践脱节较为严重。一方面与早期教育工作者个人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其态度有关。笔者有与早教机构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过,发现有的老师居然都不清楚这些理论,有的甚至认为这些只需在与家长沟通时才需要,平时上课根本用不上或者干脆认为是课程顾问的事,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理论基础形同虚设的状况。

(3)早教机构的课程、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描述与分析。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几所早教机构在实际课程设置当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各早教机构并没有如实按照宣传的课程来上,大部分课程由于生源的问题而影响了开设。如A早教机构实际所开设的课程只有水中早教、入园缓适ABC课程,育动乐系列课程中只开设了癫狂音乐、民族乐、异国风情;B早教机构中入学准备课程没有开设;C早教机构也是只开设了部分课程。

第二、在具体课程开设中并没有按照宣传信息上的年龄阶段来开课,年龄划分上较为笼统,如A早教机构入园缓适ABC班不仅招收2-3岁的孩子,也招收3岁以上的孩子。

第三、从宣传信息看大部分早教机构是针对0-3岁的婴幼儿开课,但在实际上这一阶段的婴幼儿生源数明显不足,反而是3-6岁的课程更受欢迎。如早教机构C,其实质开设课程的重点在3-6岁上,其中有脑力开发课、绘本课、奥尔夫音乐课、感统课、建构课等,这些在网络宣传上并无体现。

第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与智力开发及艺术特长班类似的课程较受欢迎,而其他的如动作训练类的相对较冷门。

第五、三所早教机构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对某类课程有所偏重且他们分别偏重的课程都不一样,其中A早教机构偏重于入园缓适ABC课程以及0-3岁的亲子课程,B早教机构相对较全面,在亲子课程上有一套自己研发的材料为《竹兜早教套装》,其课程实施形式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C早教机构更加偏重于3-6岁的早教课程。

经过分析可得出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观念的影响,家长偏向哪门课程,就会为婴幼儿选择哪门课程,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早教机构要生存就必须得在相关的课程上有所偏向,这样一方面不利于婴幼儿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早教机构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就也会受到挑战,“以幼儿为中心”的观念被搁置,幼儿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往往被忽略。另外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还受国外其他早教的机构的经营模式及理念的影响,毕竟我国在早教方面起步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4.研究结论与建议

由上文分析可得,目前某地级市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同类型的早教机构课程内容实质大致相同,没有自身特点;第二、课程实施过程没有贯彻落实课程理论基础,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环节随意性大;第三、月龄越小的课程实际开设越少,3-6岁课程受众多;第四、课程目标重婴幼儿教育轻家长教育;第五、实际开设的课程所针对的婴幼儿年龄跨度较大,不具针对性等等。

针对某地级市早教机构课程设置的问题,笔者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

4.1 针对早教机构本身。

(1)师资队伍。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课程的研发,如多为早教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其自身素质水平,从而在活动过程中,积极落实理论基础;在提升整体师资水平的前提下,多进行教研活动,研发出属于本机构特色的课程,以提高竞争力。

(2)家长教育。不仅要重视婴幼儿的发展,还应注重对家长的教育,这样可以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重视家园合作,才能保证教育的连续性,而为了更好的提高婴幼儿的家庭教育,早教机构不能忽视对家长的教育。

(3)评价机制。应制定教育活动评价方案,可以是教师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机制,以提高教师现场指导能力,提升活动质量。

4.2 针对政府方面。

(1)完善早教机构相关法规政策。应加强对早教市场的监管,尽快出台与早教相关的法规政策,规范早教领域,我国目前已有针对3-6岁幼儿发展法规,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指导纲要》及《幼儿园工作管理规程》等等,但针对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法规却甚少。

(2)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早教课程体系[5]。目前我国大多数早教课程都是模仿和引进西方的,很少有自己本土化的东西,我们可以在吸收融合国外优秀的课程体系下加以改进从而研发出适合我国的早教课程。

(3)加强0-3岁婴幼儿师资培养。加大对婴幼儿的师资培养,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针对0-3岁婴幼儿教育师资培养计划,所以在早教师资培养方面还是个空缺。

4.3 针对家长选择早教课程方面。

(1)机构的选择。根据笔者的调查得出:就某地级市主城区的早教机构而言,机构质量的优劣其实与机构所属类型或名称并无太大关系,所以家长在选择机构上不用过分关注机构所属类型,盲目追求国际连锁的早教机构;在教育理念上,不要追求所谓的“先进”“新”,更多的要看是否适合孩子的发展需要;在师资方面,关注其学历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在活动上是否能够真正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在环境方面,注意其环境的安全性,包括设备及其材料等。

(2)课程的选择。家长不要盲目跟风,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为孩子选择课程,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非只是培养一个艺术特长生;应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不应过分的依赖早教机构的课程,夸大早教机构的作用,早教班或许可以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几点针对性的方法,但孩子真正的发展还需要靠家长的“生活教育”;家长在选择课程前,需多途径地全面了解一下课程内容,而不单单只依靠早教老师的介绍,因为该途径往往带有很大的宣传因素,家长只有在自己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

猜你喜欢

早教婴幼儿设置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农村早教:为了起点的相对公平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栏目设置一览表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早教QA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