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策略

2020-11-25魏丽丽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定以学定教小学生

魏丽丽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蠡吾镇北高晃小学 河北 保定 071400)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注重素质教学理念的应用,在其教育时代发展背景下,以学定教的使用十分的重要。其是一种全新化的教学方式,将其广泛地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会有效地提升其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以学定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所展现出的教学优势十分的显著,其转变了教学主体。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对象,彰显出的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以学定教”教学措施进行探究,改善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1.“以学定教”的概念及意义

“以学定教”作为新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体概念是指老师在进行小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化,同时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学定教”的基本要求是实行素质教育。通过“以学定教”,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最终促进学生在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以学定教”的具体策略

2.1 引导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对于知识的兴趣比较强,非常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和相关的更多知识点,作为老师,不能像以前教数学那样把一节数学课堂的时间全部用来讲解数学知识的理论知识,或者做数学相关的习题,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假如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前就把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进行提前预习,那么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能够有重点的去讲解,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去掌握学习自己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大大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之后,老师就能够针对小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抽查和讲解,实际了解小学生预习课堂内容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预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对所学的知识点和知识框架有清晰的了解,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认知发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可以看出来,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都比较强。小学生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会主动的研究它,会产生自己的新的认识,会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小学数学教师在贯彻“以学定教”这一教育理念时候,需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把握学生的学习需要与认知需要,应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拟定教学内容。

儿童阶段的学生不适合枯燥乏味的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各种游戏。教学中要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对不同事物的反应程度选择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中新旧知识的链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学生就会产生去探究的欲望,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师在讲解“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设计一系列的题目,学生在没有学习的情况下回答部分问题时候会产生极大的困难,教师在这个时候说出答案,学生就会好奇老师怎么计算的这么快而且这么对,产生了探究的强烈欲望,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教师在急需探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这是实现“以学定教”的重要的方法与手段,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2.3 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开放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教师由传统封闭的控制式教学转向具有时空的生成式教学,促使高质量的师生互动的形成,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从而更好地实现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教学中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应做到:

第一、开放的引入情境。即在教授新知识面对全体学生设计真实而开放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为高质量的师生互动提供心理动力和素材源泉。如笔者以“□□×□=□□”的(竖式)形式引入“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教学,让学生在这种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合作、讨论,生成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第二、开放的数学情境。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学以致用,只有这样学生的“学”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因此,在实施以学定教时,应预设开放的数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并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基本知识后,设计了“( )、( )、56、( )、( )”开放性的填数题,并赋予“我们的小明同学想出了五种填法,你们能想出这么多的填法吗?”的竞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中自主的生成填数规律。

第三、开放的探究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交流、探究,实现以学定教中学生主动的动态生成,让学生亲生去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前让学生准备若干的长6cm、宽4cm的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片以及直尺、剪刀、1cm2的面积单位若干等,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材料想办法计算出长方形纸片的面积。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热烈,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说的有理有据,不仅自主的学会了知识,还培养了其自主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学定以学定教小学生
明确目标·培育素养·强化优效·引领提升——地理教学“以学定教”的探讨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我是小学生
体育课也要“以学定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