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育怎样因材施教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因材施教

孙 琪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实验小学 吉林 乾安 131400)

国家的发展主要还看国家人才的培养,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教学的深度以及知识的摄入范围,控制教学的进度来适合学生的知识含量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中有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储备也是不一样的,相对应的他们的学习表现也是极为复杂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灵活的课堂设计,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1.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教师从日常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心里明确班级学生的层次,但是此等分层不宜对班级学生公开,否则会影响班级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对学习的劲头。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言论中提到: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这种两种发展水平可分为已经达到目的的发展水平和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和需要借助她力完成学习任务两种。

当代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朗姆经过对不同学生的研究,得出的言论:学生对于一个新的学习任务的认知越明确越了解,他们对这个未知的学习任务就会越发的积极的去学习和掌握。然而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了解就在依靠于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所以不同的学生之间有着知识上的数量与质量的差别。所以布朗姆的主张就是在一个学期开始的时候应该对班级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通过这种前期的充分了解方便与教师进行一整学期的因材施教,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个人需求。

2.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有效方式

现如今许多学校都引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它的优点是学校通过对学生的智力测评和成绩测评,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使同一层次的学生基础更加整齐,学校教师通过对课程的类型,相关教材的有机组合,以及带领学生进行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课堂外对学习任务的严格要求,最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标准等进行单独对应着四个B班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且实施,实验期间此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回馈,从而也提高了B层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信心,此教育方法也提高了每个人的学习效率,相信通过此类教学方式不仅是英语,其他科目也会有同样的提高。

总的来说分层教学大致分为两种:教学目标分层和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是学校教学中的主要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性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确立了方向。而课堂教学分层就是在课堂上灵活应用所学的教学方法,掌握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精髓,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提现的是提问分层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提问的时候并不是随机提问的,而是根据课程进度和难易程度逐步的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内容的提问,以便于快速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通过逐级的提问让学生经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穿线,最后熟记于心。当然了对于不同学生的提问问题需要有不一样的难度,这样才有意义。除了课堂之上的教学教师也应注意课堂外的练习的分层次,课下练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后,巩固和二次掌握的重要方式,一般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来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练习当然也需要对不同的学生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设计一组由易到难的练习题方便于全班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练习。

例如:基础的模仿性练习:“给出正方体的边长为4.5厘米,求正方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又给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1.5厘米、2厘米,求长方体的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左、右两个表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最后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教师根据一个问题,相近的给出几道类似题目,学生会将此类习题的解题模式掌握。当学生掌握了基础性的习题之后,就可以继续出发展性练习的题目,在基础的题目上增加一些小难度:“给出一个正方体边长为3厘米,则以这个正方体为模型制作木箱一共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材,如果这个木箱不需要盖子,又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材呢?”增加难度后学生就会对这类题型有深入的思考,将课堂讲解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就是讲基础和加深难度的题目综合起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3.结束语

总之,小学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教书让学生充分地掌握知识,还要能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也给儿童带来好的教育,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因材施教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多少个小正方体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拼正方体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