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1-25苏良斌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习题思路解题

苏良斌

(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学 福建 安溪 362400)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教学人物之一,但是实际课程中的培养效果却不见得明显。而教师为了切实做好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从解题能力的培养现状出发,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展开分析和探讨,以此来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本文将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1.解题能力的培养现状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虽然算不上是非常强大,但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某些教学观念和行为,也会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从而才能够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的发展。

1.1 忽视学生的解题思维。从大多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死后,都忽视了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习题训练的形式来展开。虽然说这种方式,也能够实现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整体学习的发展与提高。并且长期的习题锻炼,也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长足发展。

1.2 缺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缺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上的主动性。对于课程教学来说,最为主要和关键的还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如果教师在给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就会影响学生自我的成长与发展。除此之外,学生所能够收获到的知识内容也有限。而为了让学生能够课上有所发展,教师就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此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并提高。

2.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教师对整体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解题能力形成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那么接下来,教师就需要从解题能力的角度出发,利用一定的方式来进一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

2.1 结合做题过程,进行解题反思。对于学生而言,要想实现解题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仅仅是依靠习题上的训练是不够的。需要然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而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养成解题思维的方式,便是从学生的做题过程角度出发。先不要让学生写解题步骤,而是让学生想整个解题过程。然后再到回头想想看,自己的解题思路之中,是否有存在着不妥之处。这样一来,才能够切实推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并且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需要有效的落实好这一点。

例如,教师在教授《任意角》的时候,在这节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任意角的概念,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来解决关于任意角方面的知识概念。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进行某一个知识点的习题训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反思其中是否有错漏的地方。而对于反思不出来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正确的解题思路写于黑板上,从而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进行对比,以此来促进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2 提供思考空间,发挥自主意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教学的对象是高中生。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都有自己学习上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也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以此来落实学生的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开小差,教师还可以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展开,以此来推动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集合》的时候,在高中课程知识中,这一课程内容算是比较基础的内容,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人员分组。在分组完成之后,再给学生出相应的知识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之内,就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与此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为了要让学生能够说明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解题方式,要求学生向组员解释自己的解题思路,以此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3.结语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从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方面出发,以教材为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

猜你喜欢

习题思路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不同思路解答
用“同样多”解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我的思路我做主
巧用比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