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工具优势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020-11-25李晓燕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工具微课

李晓燕

(河北省迁安市闫家店乡闫家店中心完全小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工具是提升数学教学最有实效性、实战型的一种手段。这里所说的工具有很多形式,基本上是数学课堂上所用的常规工具,还有很多软件工具和自制工具等。利用好这些工具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使数学课堂恢复活力、生机勃发,有助于增强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和趣味感。但是,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工具的重要性,认为运用工具是费事且浪费时间,通过教师口述、板书完成教学就足够了。这种思想是错误的,随着数学理念的更新,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向小学生渗透工具的作用,善于运用工具构建数学情境,开启小学生的数学潜力,实现全体小学生的快速发展。本文就结合工具在课堂上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情况谈自己的做法,目的就是让人们认识到工具在数学课堂上的具体好处。

1.发挥好常规教学工具的作用,让学生养成规范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课程设计中有相当多的知识涉及到图形,或者是划线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要利用好这些画图(画长方形等)、画线(竖式计算的横线)工具进行教学,让学生自我形成规范的画图、画线习惯,树立规范的作图等意识,训练自己的数学素养。比如讲《圆与扇形》一模块知识时,这些内容是学完长方形等基本图形之后进行的,它是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的基础,需要引起小学生的高度重视。在教学时,教师要做到使用工具画图,指导小学生正确的画圆习惯,不能随意勾画图形,让小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可以用圆规画出规范的圆形,这样不仅便于观察和分析,还能够增强解题效率,使小学生感受到圆的美感和神奇。数学教师要给小学生创造交流互动的平台,共同探讨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再比如讲《小数除法》一模块知识时,数学教师画竖式计算的横线时要运用直尺等教具,画出标准的横线,并且要求小学生做题时也要将竖式计算的横线画的标准,避免书写潦草导致计算错误,甚至造成考试时卷面太乱影响评判。

2.发挥好微课的工具作用,让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习惯

探究式学习是目前各学科教学的主推模式,它更是培养小学生探究素养的最基本模式。数学知识多是通过探究获得,通过组织探究方式的学习能让学生自我成长、合作共赢。我们数学教师要正确选用和设计微课,详细地、有侧重点地讲解数学知识,开启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之门。比如讲《升和毫升》一模块知识时,教师在授课时借助微课辅助对升和毫升的认知,发挥微课便捷、精炼、深刻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与认知能力。首先,在课堂引入时展示微课视频,视频里出现矿泉水瓶、饮料瓶、酒瓶、水桶等物品,并且标注出具体的容量,让小学生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小学生在观看以后还能够说出其他生活中的事物的容量,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讲解毫升与升的换算时,数学教师制作了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将换算的规律和注意事项等讲的很清楚,训练学生对估测意识和判断方法。教师可以将视频发送到班级群中,小学生在家里也可以进行复习,便于家长的指导与互动。为了巩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数学教师设计了动画视频,取三个水杯将内部各自放有1升的酒精、醋、汽油,让小学生思考它们的容量相等吗?

3.发挥好自制教学工具的作用,让学生形成创新式学习习惯

创新是教育前行的催化剂,更是学生素养和学习品质提升的灵动剂。通过自制教学工具来培养小学生创新应用内驱力,让小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应用素养的到最优化培养。因此,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好学生自制教学工具,学习优秀的工具的制作思路。比如讲《圆柱和圆锥》一模块知识时,由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够活跃,有些小学生不能够体会到体积的意义,这就造成了数学教学的低效和无效。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自制教学工具,利用橡皮泥做出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解题时,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制作出相应的模型,学生可以一边观看模型一边分析题目,巧妙突破认知难点。再比如讲《三角形的面积》一模块知识时,学生就应该利用剪子、直尺、硬纸等工具或材料进行剪、拼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避免死学硬背,而且还能够灵活运用,也为下一阶段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打好底子。学生制作学具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可以活跃他们的数学探究氛围,强化其实践技巧。

总之,工具在数学课堂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不仅拓宽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视野和探究能力,还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效果,达到学、思、用的多重目标。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工具的应用策略,创新工具运用方法,推动传统说、练、考模式向新型疑、思、究模式的转型。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工具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准备工具: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