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对策

2020-11-25刘盛周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村数学课程

刘盛周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东南小学 广西 贺州 542822)

小学教学是教育的起点,数学教育是自然科学的起点,小学数学教育是奠基人才的关键,对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跟进时代的步伐,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纵观当下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其不足之处众多,与其他小学学校的数学课堂比较,其教学质量的缺陷明显。在此,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可改善的对策,做到改进已知的缺点,从改进中不断地汲取经验,争取更加完善教学质量,使学生都能够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1.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在课堂中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互动性。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课堂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师的努力授课未传达到学生的内心,使得课堂分裂成了两个不相干的空间[1]。造成这样现象的缘由既有教师的责任,也有学生的责任。教师主要体现在课堂秩序未维持好,学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随意。对于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良表现教师选择了冷处理,放任学生在不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初次学生会存在负罪心理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挽救,但是教师未注意到学生的改进,仍是以高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受到打击,久而久之选择了放弃自己。在课堂中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互动性还有一个比较关键性的缘由,就是学生的自满心理,学生自认为掌握了课程的核心,便会轻视数学学习的难度,认为自己可以一帆风顺,便不再努力,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学生的成绩下降,知识出现了断层,影响了后续学习的动力。空间分裂现象和学生自满现象都是度量未把握好的体现,在循序渐进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中,前者过于亏损,后者过于盈余,教师和学生的偏差给最终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带去了相同的结局。

1.2 教学方式缺乏多元性和针对性。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未因材施教,而是依据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这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带去了障碍[2]。教师过于依赖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不利于教师把握课堂节奏,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辅体,教师需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为主旨,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因为种种因素降低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教师为课堂主体灌输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起了逆反心理。教师教学方式缺乏多元性和针对性的表现方向有两点,一是教师未掌握良好的教学节奏,二是教师未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这两点方向也是教师在课堂中施展不开的重点因素,作为课堂的辅体,教师必须懂得控制课堂的节奏,清楚教学的走向,才能在课堂里游刃有余的辅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

2.改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对策

2.1 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实施互动教学。将课堂的舞台交付于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畅想自己的想法、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在课堂中教师跟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得、有所用。实施互动教学是指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团结互助、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互动教学中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对此改善自己的不足[3]。例如:课程《运算律》,在该节课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使学生互换思维,把懂和不懂的地方列出,之后教师再根据小组列出的问题对该节课程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使学生的思维可以跟进教师的解说。在解说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探讨交流,直到把疑问弄明白为止。

2.2 实施多元化和针对性的教学方针。多元化的教学方针是指,依据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和小学生的天性采取丰富且新颖的数学教学,吸引学生融入数学课堂的氛围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针对性的教学方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方案,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现阶段的学习水平有计划性地进行提升训练,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从此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课程《用方程解决问题》,在该节课程中教师首先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通俗语言解释一元一次方式的含义和便利,期间可使用农村特有的现象或环境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性和亲切度。之后教师以由浅入深的顺序讲解该课程,做到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听懂并学好。最后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作用内容,使每位学生都能对知识有所掌握、有所提升。

2.3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虽然现在教学一再要求不要完全依赖课本,但是也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不重视课本。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的认识到,要以教材为核心,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首先要理解教材的数学核心思想,明确教材想要传递的知识,然后精心设计课件,进行教学的设计和知识的拓展[4]。比如,在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自己要吃透教材,然后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衔接,比如之前学生学过长方形的周长,学过如何利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告知学生,其实这些已经学过的知识里面已经蕴含了乘法分配率,指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自我探究,找到其中的规律。如(30×96)+(30×4)=3000,可以表示为30×(96+4)=3000,然后进一步讲解乘法分配律的相关规律。

2.4 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也越加丰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也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课件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多媒体课件,然后插入优美的音乐和精美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比如在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时,教师单凭语言描述学生可能很难理解这种抽象的体积概念,然后如果教师将其做成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将正方体和长方体进行切割,学生就容易理解了,这也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问题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对象出发,以问题的核心思考,由现阶段的条件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把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让学生学会思考并取得进步。

猜你喜欢

农村数学课程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农村 新一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