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挥学生特点创设学习情境

2020-11-25陈齐美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创设情境

陈齐美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下洋中心小学 福建 永春 362600)

小学数学教学要做好算用结合,老师要认真分析所授的教学内容,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水平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认清所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本节课要以计算为重点或者以解决问题为重点,这样老师心中就有底了,在教学设计上能把握好算用结合的度。传统思想认为,数学课就是师讲生练。经过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才真正体会到在数学课堂中算用结合非常重要,通过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满足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要把他们的心理需求化作学习动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下是我对“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几点体会:

1.好奇

好奇心是施教的钥匙,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在算用结合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设悬巧编,激发出他们的“爱学”和“乐学”内驱力。因此,老师要精选那些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材料,课堂上让学生对算与用的过程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算用有效融合。

1.1 悬。根据教材内容及新旧知识的矛盾,巧设悬念,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寻根问底的强烈求知欲。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首先让学生任意说几个相加(如4个5相加等),教师很快说出得数,再由学生检验,从而引发学生的诧异,老师到底有什么高招?为了弄清其中的奥妙,学生能主动地接近、探索、理解乘法知识,自觉产生对新知的学习动机和自我需要,无形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从而很好地落实算用结合的实际运用。

1.2 编。以编创教学情境求创新,驱动了学生的学习内因。例如低年级的教材内容可以创编为故事化情境。如进行时、分、秒钟面认识时,教师讲述,钟面上有三个勤劳的指针兄弟,日夜不停地工作,大哥叫时针--又矮又胖,走路慢悠悠的,走一大格要用1小时;二哥叫分针--高个子,不紧不慢,走1小格用1分钟;三弟叫秒针--细高性子急,走起路来一阵风,滴答一下1秒钟。这样有趣的故事情节顿时点燃学生对数学兴趣之火,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然后老师相机出示有关的时间问题让学生动手完成,把数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其次,把教学语言儿歌化,例如教学0的认识,编个儿歌总结:0字像个蛋,排在1前面,0的作用大,可作起点站,车儿到终点,乘客全下来,车上没有人,写个0来代。这不仅总结了“0”的顺序、写法和意又,而且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于素材生动有趣,经过老师的巧妙设计学生觉得数学好玩,也乐于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探索中。

2.好动

在算用结合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动”为中心,在动中教,动中学,动中求知识,让学生产生一种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计算的算理,归纳相应的算法,使“算”和“用”在探索中紧密融合。

2.1 做。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弥补学生思维水平比较低的缺陷。如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发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逐步学会观察事物、探索规律的方法,使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演示,培养了敢于探索求异的精神。

2.2 玩。让学生在玩中学,把游戏引入课堂,是消除学生学习紧张,提高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学习有意注意差,更要别具匠心地创设新颖有趣的游戏。如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单调乏味,教师可设计“猴子摘桃”的游戏,准备编码为6、7、8的“篮子”和长满“桃”的“桃树”(“桃”带有式题),由几位学生扮演猴子,并伴着音乐声,摘取相应得数的“桃”,这样不仅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而且能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巩固知识,拓展思维,此外,还可采用打电话,击掌游戏,迷失羔羊找家等游戏,进行算用结合的练习寓学于乐,感染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

3.好胜

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创设激励性和竞争性的情境,在算用结合教学中,把计算的意义、法则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参与的乐趣与成功体验。

3.1 激。儿童的成就感已在发展,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因学生的不正确答案给予“错”字否定,而应要善于激励,捕捉其内在的思维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良好表现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如:“真行”、“聪明”……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和蔼可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提问时,一句“谁来帮助老师回答?”“谁最爱动脑筋”这种激励效应,变被动为主动发展学生的参与意识。

3.2 赛。上课前,先给学生发出号令:谁将成为今天这节课的最优学生呢?一句话将引导着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注意力。在教学中,也可巧妙地组织一些有益的竞争,把竞争意识带入课堂,有效地激励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如分组开设摆台赛,选代表赛,以及抢答、速度赛等,都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打破了以往“注入填塞”的呆板教学。

总之,如何根据新教材的编排特点在教学中体现算用结合,是我使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相机诱导,发掘学生各方面的心理潜能,创情境于教学中,让素质教育深入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创设情境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解决问题的设计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