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2020-11-25夏新清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探究语文课堂教学

夏新清

(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中心校 广西 富川 542703)

语文属于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兴趣不大,导致语文的教学效率无法提高。但小组合作学习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融入其中,参与合作学习,让彼此的思维能够达到一定的交流,擦出火花,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对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必须加以重视,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组内成员通过自由探讨和交流合作的探索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模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视程度不够,但以小组模式进行合作学习,却可以避免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回归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学习。部分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会遇到一些被自身忽视的教学问题。其一,是在小组合作模式学习下,教师难以把握好自身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对学生小组的思路、讨论进行过多的干涉,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够明确、清晰,难以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其二,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给予学生的小组课题不够准确或是随意为之,使得小组学习的模式难以发挥其本身应具备的意义。学生如果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中难以获得切实的进步,将会使学生的自信心遭造成打击。故而,为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当积极思考、探索小组合作模式学习的改进方案[1]。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被迫接受知识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师生交流互动性不够。而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能够在实践中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对于小学一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模式更加符合其年龄特征、利于其身心发展,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下,教师教学实践应该深入探究、把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协作能力和探究挖掘精神的培养。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的平台,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学习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为主体进行讲学,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只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抗拒性和惰性,对于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造成了阻碍。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可以通过学生组成多个学习兴趣小组,并以学习任务的方式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以设计好的问题为标靶充分思考、讨论,提高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高自身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

3.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合理的分配小组学习。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中,教师已经不是单单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授课和监督学生学习这么简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如今热门的教学模式,教师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跟紧教育改革的步伐,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尊重学生,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例如:教学《秋天》这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语文的学习水平来进行分组,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中取长补短,积极的参与语文教学中。上课时,打乱学生的座位,让同组内的学生能够坐在一起,然后教师给出问题设定,展示合作学习的内容,使小组成员根据中心思想进入探究学习中,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3.2 了解学生的兴趣,设置丰富的合作探究教学。“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课堂的无趣以及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一种扼杀。现如今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兴趣有所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相应的合作学习内容。这有利于教师展开合作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创建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学《四季》这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先下载一些关于四季的图片、PPT等相关资料,在进行授课时,教师先展示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基础的了解,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所理解的四季是什么样的,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样的等等,然后让小组成员推荐一个代表,说说自己对四季的理解,最后教师给出结尾,选出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与同学之间相互分享,还能有效的激发学习的兴趣[2]。

3.3 设置疑问,完善课堂教学质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将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以及知识的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提问中指引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的了解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秋天》这课,教师可以恰当的提出疑问,如“同学们知道秋天是什么样的吗?有什么样的特点吗?喜欢秋天吗?”等等,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探究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表达能力以及语言分析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4 进行评价反思,使学生能够进步发展。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做到有效的自我评价以及反思,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有利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把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以及反思的思想对学生进行传输,让学生在评价反思中转变为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课堂主角,做到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时,教师可以在各个小组中游走,留意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恰当的给出意见,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重点讲解,还需要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各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适当的点评,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反思自己小组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办法[3]。在这样的方式下,在反思中提高小组的合作标准,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4.结束语

由此可见,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重要性以及运用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现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明确的一个决定,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熟记的一点是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完善此教学方法,合理的利用该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探究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示范应注意避免的四个问题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