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元化教学如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2020-11-25张晓晖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草原创设情境

张晓晖

(吉林省临江市六道沟中心校 吉林 临江 1346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沿用“满堂灌”、“一刀切”“齐步走”等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得不到有效发展,进步思想还被禁锢起来,学生没有独立发展自己能力的时间和空间,更别提体现学生自己的个性了。为打破这一教学禁锢,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紧跟时代潮流,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借以刺激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成为主动“摘果实的人”,这总比教师“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有用得多。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语文教学呢?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只有产生了疑问,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效的学习与问题的产生有着“剪不断”的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问题的有效创设,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效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之间构建起桥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原有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兴趣进入到探究之中,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比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之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如“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当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来写?”“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等等,一步步引导学生领悟汉蒙两族之间的情谊,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本文知识,同时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学语文也不例外。因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会在教学中提倡“生活即教育”,因此可以得知,小学语文知识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多么重要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摸透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学生都贴近生活,以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所遇到的语文问题,便于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同时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懂得尊重生活,享受生活,今后创造生活,扶持学生逐步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做学习的主人。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为让学生从文章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笔者一方面带领学生通过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特点等掌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另一方面,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与父亲之间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情,以便引发学生的亲切感,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若自己是废墟里的孩子,自己的父亲会是什么样的?怎样做呢?你会对这样的爸爸说些什么?这样促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文中父亲的心理变化,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以及感受爱的伟大力量。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打造教学模式,以期打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草原创设情境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