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班风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班风雷锋班集体

黄 高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拉仁镇拉王小学 广西 都安 530737)

目前,小学教师已经意识到班风的重要性,因此将班风建设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班风。语文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并运用合理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为建设优秀的班风奠定良好的基础。

1.在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培养小学生班风的重要引导者,与学生和平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积极的参与到班风建设中,为班集体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并且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信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学生也能够在教学课堂中与教师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班风[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或图片拓展语文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班风奠定基础。

2.通过口语交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并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的讨论,进而班级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口语交际不仅能够检验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程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文交际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能够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班风。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该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且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此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例如:在学习《画家与牧童》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画家与牧童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朗读课文,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画家与牧童的对话从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让学生认识到无论自己的学习成绩有多好,都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班风。

3.将启发性的小故事引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小故事引入到教学课堂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受到启发,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提高小学生养成良好班风的效率[2]。比如丑小鸭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乌鸦喝水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做事情一定要沉着冷静,讲究方法,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感悟到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夸父逐日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夸父执着、奉献的精神。这些小故事都有着深刻的道理,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让学生将从中受到的启发运用到生活与学习中,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进而有利于班风的建设。

4.通过语文课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文课文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传递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进而整个班级也会形成这种良好的风气[3]。班级是一个集体,每一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为班级奉献力量,这样不仅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集体意识。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首先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朗读课文你认识雷锋叔叔了吗?雷锋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通过读课文可以简单了解雷锋叔叔做了很多好事,教师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深度的分析课文,让学生认识到雷锋是一名伟大的解放军战士,同时也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向雷锋学习,应该帮助身边的同学,为班级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如果某位学生学习遇见困难,大家应该积极的帮助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班风。

结论

综上所述,班风不仅对班集体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猜你喜欢

班风雷锋班集体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人心齐,泰山移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温暖的班集体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写给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