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11-25丁海舰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感课本课文

丁海舰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羊寨中心小学 江苏 阜宁 22441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都注重其小学语文的学习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优秀的文学素养的积累,能够帮助小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很好的积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基础,在读写过程中培养语感,积累词汇以便在写作中能够很好地手到擒来。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1 阅读时间少,阅读量缺乏。小学语文的新课标要求小学生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的优秀作品。然而,随着手机、电脑等新型的移动设备的兴起和流行,小学生对于书本的阅读,越来越缺少兴趣,阅读时间逐渐的变少。对于纸质的课外书及课本接触的越来越少。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现在小学生的阅读量急剧下降。这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伤害。没有阅读量作为支撑的语文学习,会给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带来极大的困难。

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的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些承载着有趣故事的优秀作品充满了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但是就是因为学生被智能设备所吸引,对这些优秀的作品不闻不问,对课文的兴趣度降低了,阅读时间就减少了,阅读量自然就大大下降了。

1.2 词语积累少,阅读能力不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一个高速的阶段。对于一些生活常识接触的比较少。由于年岁和父母保护的关系,生活的经验也比较的少。因此,在一些课本中遇到生字,生词,小学生容易望而却步,更不用说对文章的用意理解了。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语文没有动力,没有成就感,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恰当的词语,正确的表达出来,严重的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古诗文《夜书所见》一篇时,如果缺少对古诗词的大声朗读,那么对古诗文中主要体现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就不能很好的被小学生所领会。没有大声地朗读就没有深刻的记忆,在写作中要要自如地运用这些古诗词就会变得难上加难[1]。

2.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读写结合培养兴趣。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来给学生创造接触语文阅读的机会。教师通过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慢慢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中生字、词语的印象。反过来在课本的朗读中慢慢找到语文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写作时能笔下生花,流利自然。

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请同学大声地朗读需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件和日常生活相冲突的事情,正是通过这种冲突的行为,才引起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文章。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也能帮助小学生在课文中积累写作用的素材,在作文中也运用相同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2.2 读写结合加强阅读理解。小学生通过对语文课本的大声朗读,加强对课本的内容理解,逐渐累积写作的素材,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写作的训练,将平时在课文中读到的词汇、语句运到写作中去,将小学生的作文写得生动饱满,有血有肉。在不同的文章大声朗读和写作训练过程中,逐渐理解和内化优秀文章的精神思想,在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深刻的精神文化,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

例如,在学习时,作者在文中写道:“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花印着一角小小的蓝天”这种对生活中常见的景色的描述,立马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通过读课文的方法,将这些好词好句记录在学生的脑子里,加强了对文章的阅读理解[2]。

2.3 读写结合培养阅读习惯。语文是一项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朗读和写作,慢慢培养语文学习语感和技巧的学科。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大声地朗读将不懂的字词句子通过读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写作加强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输出,当学生在写作中无法输出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确保语文作文的质量。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文课后往往会有阅读链接,帮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阅读素材进行学习,例如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后作业上就有阅读链接。这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需要小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读写结合教学法确保学生在字词,句子,文章上的输入和积累,同时在写作上进行输出,双向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猜你喜欢

语感课本课文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