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习作指导的策略

2020-11-25黄鹏途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植树劳动习作

黄鹏途

(福建省南安市罗东镇育青小学 福建 南安 362300)

小学的语文老师们普遍有一个共识,现在学生的习作整体水平正在下降,细致描写的能力差。作文批改很吃力,有老师甚至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来形容批改作文的艰难历程。在作文课堂中,学生主动性发挥如何,能获得多少知识,掌握什么学习方法,教师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语文的阅读教学如此,小学的作文课的教学也是这样的。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发现:一旦上作文课,学生总愁眉苦脸的接受作文任务,听取教师的指导后,挖空心思,写上来的作文平乏无味。不管是名家还是课标都告诉我们丰富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而留心观察是积累素材的基本途径。培养观察能力和习惯虽非语文习作训练的独当之任,但它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用心观察,真实写作。下面我谈谈几点体会:

1.提供平台,激发观察兴趣

小学生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孩子们的兴趣不会保持太久。因此,老师要善待孩子每一次观察体验,给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持续保持观察的兴趣。比如开辟课前五分钟“我的发现”环节,轮流让学生来说说发现了身边的什么新鲜事物,对他们的发现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逐步学会自觉地、有兴趣地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

我要求我们班的同学每周要从观察记录中选择最感兴趣的写一篇完整的文章,班上基础一般的写一段通顺的话,根据孩子的习作基础分层表扬,不仅能让他们放大观察的乐趣,也是习作水平提升的不二法宝。一个孩子的观察体验、句子表达、口语说话如果总是获得成功的体验,那相信完成课标中的习作教学目标将变得不再遥远。

2.创设情境,获取写作素材

教师如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利用实践中的体验触发学生的写作意念,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解决写作无素材的困难。例如为写好一个劳动场面,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植树活动。植树前,我做了两件事:(1)讲明植树的意义;(2)提出观察的要求:植树中,同学们都做些什么?他们是怎么劳动的?有哪些同学表现最为突出?请抓住他们的动作、外貌、神态、语言等进行观察。劳动开始了,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在气氛热烈的劳动中,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观察了整体劳动情况和典型人物表现,获得了写作素材。劳动过后,我问学生:我们为什么植树?同学以怎样的态度完成这次劳动的?从而可以说明了什么(同学们怎样)?想不想把这告诉大家?你能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吗?设计了这几个问题,诱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进入跃跃欲试的写作状态。

3.引导观察,学会提精去粗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本身,这样才能“言之有物”。为让学生在作文时对作文素材有较清晰的印象,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观察的结果说出来,相互交流,说得越具体越好,其余的同学可作补充。讨论交流后,学生的大脑就贮藏更丰富的素材。虽然实践前对学生提出了观察要求,但整个观察过程都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因而,很多同学观察获得的只是一些粗糙、杂乱的素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确定作文的中心,根据中心,对这些素材进行取舍、改造。

3.1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情境。大自然的奥秘最能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学生负担较重的今天,就更有必要。每当他们把这大自然的“书”读上一页,就会感到一次心灵的愉悦,情感的升华。那灿烂的阳光、美丽的花瓣、欢飞的蝴蝶在学生眼中留下片片新意,同时也会在顷刻间触动他们的思维,牵动他们的情感,进而激发起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上是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情境的问题,下一步就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3.2 观察要抓特征抓重点。多数学生的观察属于“走马观花”只停留于生活与事物的表面现象,学生的这样观察是随随便便的应付了事,而没办法深入于生活与事物的本质。只有让学生静下心来细致观察,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觉的东西,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突出其特点,写出的文章才新鲜、生动、才不至于千人一面,百人一腔。

课文是最好的例子。状物课文《爬山虎的脚》是很好的教学例子。作者把目光聚焦到爬山虎的脚上,对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爬的动作变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把爬山虎这种植物与众不同之处描写得具体生动。

4.引导点评,自我反思总结

传统的作文教学,写完作文后的修改、评析总是教师一手完成。实践证明,教师的积心处虑、用心良苦却未能取得好的反馈效果。这里遗憾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我指导学生写一次劳动的场景作文,待大多同学完成作文后,我抽取不同程度的几篇作文并把它读出来,引导学生着重从三方面评议:(1)作文的内容有没有体现出同学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2)有没有做到点面结合?典型的人物够不够突出?(3)劳动的场面写得具不具体?(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这里不作具体介绍)点评中尽量让学生多想多说。评析之后可以这样提问:你们在作文中是不是注意了这些问题?现在再让你写一遍本次的习作,你会不会再去修改与调整呢?这些作文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从评析别人的作文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在自己的作文中发挥了作用。

猜你喜欢

植树劳动习作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植树
植树真快乐
植树鸟的来信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植树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