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11-25邓素玲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导图利用文章

邓素玲

(广西梧州市太和小学 广西 梧州 543002)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而符合这一特性的就是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是对教学知识进行的再次复习,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同时又能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1.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1.1 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技巧。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它的种类繁多、结构也多样化,能够根据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心理变化满足不同的学生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将思维导图融入教学过程当中,将教学内容中的图片、文字和结构等多方面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还是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将文章的知识重点记忆起来,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枯燥,也让教师在后续课程的推进也很难进行[1]。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起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对知识点产生一定的印象和概念,之后再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复盘,进一步加深记忆。

例如教师在进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同时也要对文章含义有基本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画出文章的标题,在通过学生朗读过后添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之后可以再让学生进行文章细读,补齐思维导图中的分支细节,例如“作者是通过哪些现象看出来自己种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的细节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找到答案并完善思维导图的建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细致的梳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

1.2 利用思维导图讲解语文课文和学习课文。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思想还不完全成熟,所以对学习方式的认识和摸索需要依赖教师进行引导教学,由此来进行对自身学习方式的培养[2]。但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并且自身的学习方式也已经初具雏形,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及加强对学生思维层次的训练。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对学生的知识层次区分能力进行培训,通过正确的学习和应用标记符号,对思维导图框架进行构造调整,完整主体与各个细小分支之间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却又具有逻辑性的层次关系。

例如教师在对《少年闰土》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就可以来利用思维导图。通过课前的预习、教学课程中的讲解和课后复习这三个方面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首先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预习,先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文章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先绘制文章的中心思想,再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开头、过程发展、文章高潮和结尾等各个部分的发展过程按照需要补充进思维导图中。最后在课后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需要运用到思维导图进行辅助的训练题,在加强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认知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1.3 利用多媒体设备加强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学习。在传统的阅读思维中,学生需要进行记忆的知识点较多,这样会令学生在学习后面知识的时候逐渐忘记前面所学的知识,学生无法在进行后面课程学习的时候,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3]。为了减少这样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辅助,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或者学生不懂的内容,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了解的文章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和所学到的文章内容、含义。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从多方面理解文章含义,也能让学生吸取不同的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从而加强自身构建思维导图的能力。

例如在《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文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文章中所描述的夏天里生长的植物,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以一边看着图片一边进行文章理解来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让学生的课堂投入度更高了。

1.4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利用思维导图来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学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有效的利用学习时间。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本知识分析,让学生对所学的只是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并且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有正确的认知和反思,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

同时教师还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来归纳一个单元的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对照思维导图进行思考,明白自己的优点和欠缺的地方,直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进行更加有规划的学习。

2.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语文教学进行总结和规划思维导图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单单只能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学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它还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既全面又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标记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需要为学生解决的疑问以及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些无法快速掌握的知识点,以便于后期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5]。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类型,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足的地方,通过分析总结,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自己教学思路的转变,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贯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时段,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的对知识进行回忆,从而加深记忆。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利用教导学生学习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能够掌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框架和结构。

猜你喜欢

导图利用文章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