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柳”为衔接点,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设计

2020-11-25阴桂珍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咏柳碧玉查字典

阴桂珍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365400)

《咏柳》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它既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的第一句把鲜嫩发亮的柳叶比作碧玉,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赋予静态中的柳树无限生机,用碧玉装扮自己,不仅让人感受到柳树充满生命的绿,还让人想到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小家“碧玉”,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读者看到了一棵高大、茂盛、碧绿、充满活力的柳树。诗的第二句把柳条比作绿丝绦,写出柳树柔美、飘逸、碧绿的特点,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春天无限美好。诗的后两句一问一答,巧妙地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大自然的工巧和春天的美好,成为千古名句。

笔者结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探讨课内外阅读衔接点,拓宽小学生阅读面的一些策略与途径。

1.以“柳”为话题,导入新课

1.1 讲述故事,引出课题。出示垂柳依依的课件。这是一棵高大茂盛的柳树,关于这棵柳树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微风拂面,贺知章在自家宅前见到了一株英姿勃发的柳树立在河岸边,一时兴起,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这首诗成为了赞美春天的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就一齐学习《咏柳》一课,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书写课题。“咏”是用口吟诵,所以是口字旁,“咏”是形声字,左形右声,像这样带“口”字旁的形声字还有很多,如“哈”“呱”“叽”等,带“口”字旁的字都和嘴巴有关。“咏”是赞美、歌颂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歌颂柳树。“咏”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语呢?如:咏鹅、咏梅、咏荷等。

1.2 回顾学习,总结方法。学生先交流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概括提炼为12个字:读古诗,悟诗意,想画面,背古诗。

紧扣“咏柳”,从诗人故事、诗人时代背景入手,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习欲望。

2.为“柳”树形,吟咏深化

在古诗教学中要避免逐字逐句进行理解,更不能把诗句意思抄给学生让其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笔者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吟诵古诗,读过之后学生对字词句的含义熟稔于心,对诗意的理解水到渠成,一棵高大、碧绿、柔美的柳树悄然植根于学生心中。

2.1 反复读诗,整体感知。自由读诗,读得正确;指名读诗,读得通顺;倾听蒙曼老师视频范读,画出节奏,读准节奏;自由吟咏古诗,配自己喜欢的乐曲悦读。

这样,由读正确到读通顺,由读通顺到读出节奏,由读准节奏到配乐享受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编成歌曲读,自由展示读,读得有层次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层层推进,读得广泛,全员参与,读得熟记于心,读得入情入境,读中悟情。

2.2 活用方法,理解诗意。首先,试着理解诗意,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对于不理解的词语,老师不急于给出答案,引导学生用结合注释、猜一猜、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拆字、组词等方法理解。如:展示实物理解“碧玉”和“丝绦”,用组词法理解“妆”,查字典、比动作理解“裁”的意思。

其次,把重点词语的意思代入句子中,自主理解诗意,全班汇报交流心中柳树的样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听完后补充。

最后,师生一起朗读,读出感情。教师可以用现代语言表达,学生用诗句回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诗言简意赅,毕竟离二年级学生时代比较远,学生理解诗意有一定的难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联系生活实际、猜一猜、查字典、拆字、组词等理解方法齐头并进,诗句中重要的、难懂的词语的意思轻松解决。从读诗句到理解词语,从理解词语到理解诗句,从理解诗句到想象画面补充诗意,从补充诗意到师生对读巩固诗意,整个诗句理解过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行云流水,老师没有灌输,学生没有做录音机,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3.以“柳”为衔接点,拓展延伸

首先,学习以“柳”为主题的另一首古诗《新柳》,从作者时代背景、柳树特点、表达方法、情感等方面比较两首写“柳”诗的异同。

以“柳”为主题比较阅读,领会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对柳树的看法和喜爱程度的不同,写出的文章也就不同,更多、更广、更全面、更深刻的阅读会对柳树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提高表达也有一定的好处,懂得一件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描摹。

其次,积累《春晓》《村居》等描写春天的诗。课标要求,小学生背诵古今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应达到145万字。根据这一要求,笔者通过让学生欣赏春天优美图景、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多渠道积累古诗词,传诵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再次,交流与柳树有关的古今不同体裁的文章,感受柳树的不同特点。

最后,仿写诗句。如“万紫千红谁画出?三月春风似画师。”不一定要写多好,能够模拟出相似的诗句就行。

一朵花中可以看到春天的美丽,同样,一节课中可以学习到阅读的技巧。本文以《咏柳》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循循善诱培养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途径与策略,很好的实现了教学的目标,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

猜你喜欢

咏柳碧玉查字典
碧玉蝶
金佛
做早餐啦!
咏柳
查字典
诗意“碧玉”
查字典
咏柳①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