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并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探究意识的有效途径

2020-11-25柴秀英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笔者意识

柴秀英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第二小学 贵州 盘州 561601)

探究是学生们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们是否具备积极的探究意识并能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凸显学生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活动主体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就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究了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探究意识的有效途径并把自己的探究情况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探究的价值

探究行为需要动机,只有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有可能得到一种丰厚的回报,自己花费心血的努力会提升自己的语文学科知识和语用能力,学生们就愿意去探究。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就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只要开动脑筋去思考,付出努力后就会有所收获,就像桃子虽然没有放在自己手可以够得着的地方,但是踮一踮脚或者跳一跳,肥美可口的桃子就会落入自己的囊中。

1.1 教学目标与学生们的认知行为要相符合。如果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超出了学生们的认知范围,学生们就会失去探究的意愿和兴趣,因为他们难以理解题目要求或者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来应对这种问题的解答。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帮助学生们积累词汇的时候,笔者经常做词语接龙游戏,但是却从来没有要求上一词的词尾和下一词的第一个字是同一个字,而是要求他们可以采用同音字,或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换一个词。因为笔者明白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摆脱依赖汉语拼音拼读识字的窘境,但是他们真正能够再认并可以即时反应组成词语的汉字有限。如,中国——国家——家人——人民——民歌——歌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们可能想不到曲艺、曲折等词,就可以从“歌”字转换成“歌声”,然后声音——音乐—乐曲就又回来,难以进行下去,那么,“乐”就可以换成“月”,从月亮——亮光等,这样周而复始,看谁反应快,谁组成的词语多。学生们感到自己有能力参与这样的活动,而且在别人回答的时候会很着急,想要自己参与其中,其探究意识就会被激发起来。

1.2 分层教学,提升学生们教学活动的参与广度。学生们的语文认知情况并非一个很光滑的平面,而以梯度层级的方式展现在教师的面前。因而,要想让学生们都逐渐具备探究意识,就要让他们看到自己参与探究活动并且成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从而不再畏畏缩缩躲在他人背后。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们的年龄、个性特征进行针对性强且层次分明的教学活动,让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这是展示自己和获取他人认可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教学活动的参与广度,为他们的探究行为打好基础。

例如,在指导低年级小学生们写作的时候,有的学生字词积累较为丰富;有的学生拥有很好的想象能力;而有的学生就很懒惰,没有生活体验,作品空洞无力。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小学生逐渐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并形成自己的表达特色,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是否参与教学活动并积极探究对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营造互动环境,让学生们具有探究的欲望

从认知规律讲,小学生极易受环境的熏陶,因此,学生们探究意识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教学环境对其进行激发和培育。

拿小学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来说吧。这篇寓言故事富有很强的人生哲理,具有饱满的故事情节和很多可讨论的东西。因此,笔者就采取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各小组互相提问题并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一说到可以自己设计问题并难为其他小组的成员,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就被激发出来。而问题怎样设计才会迷惑对方获得胜利是每个学生都很关心的问题。学生们集思广益,在讨论中不断想出新点子,其对课文的探究行为和自主学习行为就会自动启动,且探究的热情非常高。有的提到“蚜虫对葫芦生长有什么影响?”;有的问“为什么这个人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当根据自己观点加工设计的问题难住了对方,学生们就会非常高兴,从而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了新奇感和期待感,其探究意愿会越来越强。

3.发现并积极评价学生们的思维亮点,让学生们感受到探究带来的尊严与乐趣

要想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必须给他们一种精神上的支撑,让他们感到探究可以带给他们人格的尊严和成功的乐趣。因此,笔者认为关注学生们的探究行为、互动活动,及时发现和记录学生们思维的亮点,并即时给予当众表扬,学生们会感到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受到了教师的关注,被大家所认可,自己有能力,很优秀,这样他们就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努力奋斗,在自己有一定学习困难的时候也愿意去尽力争取。这样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有了一种精神上的动力。

在讲解《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时候,有个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动物和植物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像蜥蜴身体颜色随环境变化一样。笔者就让他介绍了蜥蜴的习性并鼓励大家像他一样举一反三,多阅读,多增加知识的积累。看到他受到教师的表扬,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有的提到蒺藜像苍耳一样容易粘到身上,有的提到色彩艳丽的果子吸引小鸟来吃。探究意识被有效激发出来。

综上所述,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重要的研讨课题,笔者希望对此课题继续研究下去,为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笔者意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