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2020-11-25王小玲青海省地震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

王小玲 青海省地震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行政事业单位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管理者就需要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目标,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一、新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同时也为该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需要在原有工作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实现经济改革和转型,提升内部资源和资金的利用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快速发展。

(二)符合体制改革需求

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任何单位都不能够脱离市场而单独存在,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近些年我国陆续颁布了和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政策,为了满足新经济时代发展需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实现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获得更好发展。财务人员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市场为导向,严格要求工作细节,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不断与时俱进,创新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以此为重要依据,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

(三)提升资源利用率

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公共服务职能,其财政部门掌握着单位发展命脉,其发展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的直接拨款,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资金利用率,对国家财政资金起到保护作用,财务部门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资金使用起到限制,实现对资金流的有效控制,避免出现非法占用国家资金的情况。

二、新经济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对于财务人员而言,财务管理的模式也需要随着单位发展不断发生改变。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依然沿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工作效率不高,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财务人员并未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局势,传统工作理念根深蒂固,无法利用先进方法解决新问题;2.部分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岗位需求,自身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

(二)缺乏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市场主体,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社会公益有密切联系。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想要推动单位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原有财务管理制度上不断进行创新。但是当前很多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分工不明确,权责划分不够清晰,各项工作责任无法落实到人员身上,尽管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要求单位需要加强资金管理,但少部分地区依然在管理政策上有所缺失,难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三)没有良好的管理氛围

国家财政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稳定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其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新经济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氛围不浓厚;不仅如此,很多单位都没有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对该工作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差异,粗放式管理模式较为普遍。

三、新经济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观念

想要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意识薄弱的问题,需要积极转变单位内部人员意识,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1.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要与时俱进,以身作则,为基层员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正确财务管理理念,意识到该工作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2.全面强化财务人员的工作理念,要深入分析现有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升工作效率,为单位发展带来更多收益;在工作上要大胆创新,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利用先进工作方法,解决传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前瞻性水平,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以牺牲单位未来发展作为前提,要摒弃落后的工作模式,使各项创新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大培训力度

在单位领导、财务人员思想意识得到转变后,需要强化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各单位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使财务管理工作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内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充分挖掘财务人员工作潜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还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可以适当提升招聘门槛,选择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单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就目前来看,财务管理部门也要不断提升自控能力,学会自控技能。与此同时,在合格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划分各部门、各岗位员工职责,让其了解自身的工作内容和权利,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三)加大财务预算管理力度

想要让财务管理各方面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以此为基础,为各项工作奠定基础,要以各部门上一阶段的预算执行情况作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到不同部门在资金支出、经济活动、成本控制上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预算,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每一笔资金支出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要综合考虑国家政策中的有关内容,强化财务管理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处理和使用一直都是重点环节,想要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需要以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作为重要支撑,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化管理。在此前提下,财务人员要对单位内部的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提升工作的规范性;除此之外,还要完善资产处置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流程,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在重大财务事项的处理方面,一定要先由上级进行审批,在批准过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操作,以提升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1.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财务人员了解到内控方面的工作内容,强化工作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2.将不兼容的岗位分离,提升岗位独立性,确保内控体系的规范性,这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进行提供保障;从另一方面来看,财务人员要加大对资金的审查和控制力度,确保资金能够安全运转。

(五)实现财务的信息化发展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行政事业单位想要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认识到先进技术的便捷性,是会计工作、财务工作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对于会计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次“工业革命”,能够为会计行业指明发展方向。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打破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局限性,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让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不收到时间、地点的约束,实现远程控制,还要进一步建立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为国家资金、机密信息的安全性提供必要保障。

一方面需要对单位财务信息、财务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财务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使财务工作实现自动化发展,减轻财务人员工作负担,减少其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升级,能够避免出现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网络安全事故频发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也需要做好防护工作,提升技术使用的安全性,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财务人员、信息技术人员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系统存在漏洞就需要及时解决,在网站中设置登录权限,无关人员不能随意登录网站查看机密信息。除此之外,还要对会计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提升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六)加强制度建设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1.创新资金管理机制:要以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为主要依据,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尊重不同岗位的个性化差异,构建良好的资金管理环境;2.设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权利和责任,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让各部门人员具备责任意识,提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3.完善收支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复杂性,单位内部各部门需要加强联系,便于财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做好资金支出的管理和审批,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可以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全面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积极转变其思想意识,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财务预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