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单位后勤服务岗位用工管理思考分析

2020-11-25何艳云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沿海高速公路分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后勤劳务用工

何艳云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沿海高速公路分公司

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后勤服务是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做好后勤服务岗位用工管理工作,使得后勤服务岗位人员可以根据单位管理与服务需求,进行后勤工作的合理安排,辅助主营业务工作,提升管理的质量和单位效益。

一、劳务派遣与外包用工利弊分析

(一)劳务派遣的利弊分析

国有企业后勤服务岗位劳务派遣是指国有企业根据企业运营管理需求,为主营业务后勤服务进行人员的派遣工作,只承担后勤服务人员的费用及管理工作,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有利之处:一是具有灵活性[1]。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后勤服务的需求,进行人员的招聘、派遣与管理工作,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以满足后勤服务的需求。二是具有较低风险。国有企业针对后勤服务需求,进行劳务派遣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本单位的用人风险,有助于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后勤服务岗位劳务派遣的弊端之处:一是法律规范力度较高。我国现行法律针对劳务派遣资质、岗位、人员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国有企业在根据后勤服务要求,进行劳务派遣时,一旦不能满足现行法律的要求,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增加了后勤服务的风险性。二是人力成本增加。国有企业需要承担后勤服务岗位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福利及劳务派遣费用,导致国有企业的费用增加,不利于国有企业人力成本的管理。三是劳务派遣人员积极性不高。国有企业进行后勤服务人员的劳务派遣工作,难以调动劳务派遣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后勤服务效率的提升。

(二)外包用工的利弊分析

外包用工是指国有企业在后勤服务用工外包给其他单位,使得国有企业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单位管理,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有利之处:一是降低国有企业的法律风险。国有企业进行后勤服务人员的外包用工,把后勤服务用工的招聘、管理工作归于第三方单位,使得第三方单位承担后勤人员的管理责任,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法律责任。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国有企业后勤服务的外包用工,可以更加专业地进行用工管理,从而保障后勤服务符合运营管理需求,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外包用工的弊端具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业务能力不足。外包用工单位具有一定的业务领域限制,外包单位并不能针对专业要求,进行外包用工的专业性管理,导致其业务水平不高。二是费用过高。部分外包用工根据用工实际情况不同,其后期费用可能高于前期预算,导致后期服务人员费用高于国有企业预算,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成本的管理。三是制约性较高。国有企业进行后勤服务劳务外包用工时,需要根据后勤服务需求,与外包单位签订相应的协议,以对外包单位进行制约,保证后勤服务人员的权益与服务水平。但是,由于实际用工情况的变化,协议内容对于实际后勤服务的制约较多,导致外包用工的制约因素较高,不利于外包用工工作的顺利开展[2]。

由此可见,劳务派遣与外包用工均可帮助国有企业进行后勤服务工作的开展,二者各有利弊。然而,劳务派遣中国有企业的自主性更强。因此,国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管理需求与后勤服务需求,选择劳务派遣方式,进行后勤服务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为运营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还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满足国有企业发展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国有企业后勤服务岗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国有企业后勤服务岗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认知不足。部分国有企业单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并没有认识到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根据后勤服务的要求,进行劳务派遣工作的开展,导致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二是劳务派遣工作体系不完善。在我国经济形势下,劳务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地位不平等关系,导致劳务派遣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不平等待遇,不敢与用人单位提出意见,现行法律对于劳务派遣人员的保护力度不高,导致劳务派遣人员维权意识逐渐降低。三是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国有企业单位并没有健全管理体制,缺乏对于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科学激励机制,不仅不利于调动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影响了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因此,国有企业单位需要从原因出发,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根据后勤服务工作要求,提升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水平,保证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从而提升后勤服务水平,为运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更多的服务保障[3]。

三、国有企业后勤服务岗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完善措施

(一)劳务派遣制度完善

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后勤服务岗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通过制度来对劳务派遣用工管理进行约束,提升后勤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效果。

首先,国有企业单位可以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结合后勤服务需求,合理进行劳务派遣工作的安排,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把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当管理工作中出现差错时,追责相应的负责人员,并给予严厉的惩罚,通过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保障后勤服务劳务派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国有企业单位可以健全劳务派遣管理审核制度,通过劳务派遣审核制度,对劳务派遣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管理标准,保证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工作的切实落实,维护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后,国有企业单位可以完善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评价制度,根据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实际情况,把评价制度与管理人员考核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得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后勤服务的需求,进行劳务派遣人员的合理化分配,保障后勤服务的质量。

(二)薪酬管理体制完善

国有企业单位可以从提高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水平出发,根据我国劳动法,进行薪酬管理机制的完善,不断提高后勤服务劳务派遣人员的薪酬待遇,激发劳务派遣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劳务派遣人员根据后勤服务要求进行本职工作开展,为企业运营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后勤保障。

首先,国有企业单位可以加强对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的研究力度,结合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需求及项目服务需求,进行后勤服务劳务派遣员工薪酬待遇的公平确立。其次,国有企业单位可以根据后勤服务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结合劳务市场的用工待遇,进行合理工资待遇的设定,并根据后勤服务的不同工种,进行工资级别的科学划分,保证劳务派遣人员薪酬的公平性。最后,国有企业单位可以通过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后勤服务劳务派遣人员的薪酬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劳务派遣人员在后勤服务中的个人表现、工作态度、考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以考核结果作为劳务派遣人员薪酬划分的重要依据,激发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质量。

(三)监督机制的完善

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后勤服务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需求,加大对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的监督力度,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水平提升做好保障。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劳务派遣公司资质的审查力度,根据劳务派遣相关规定,进行资质的严格审查,保证劳务派遣工作符合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增加各个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根据后勤服务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需求,增加对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审查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不断对劳务派遣用工管理进行规范,还可以为劳务派遣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更多的保障。此外,国有企业单位可以根据劳务派遣用工“三性”的工作性质,妥善对后勤服务劳务派遣用工管理进行安排,确保劳务派遣人员自身权益的保护,不仅可以激发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保证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劳务派遣人员对于派遣工作的认同度[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和外包用工都是国有企业进行后勤服务岗位用工的重要方式,其中劳务派遣对于国有企业的自主性更强。因此,国有企业单位可以针对后勤服务岗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通过健全劳务派遣制度、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加大劳务派遣用工监督等方式,不断提高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加劳务派遣人员对于单位的认同感,促进国有企业单位的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后勤劳务用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后勤服务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