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2020-11-25吕新芳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课误区中学生

吕新芳

(新疆焉耆县第一中学 新疆 焉耆 841100)

在初中阶段,适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全面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过程中一个基本需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以及对策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存在误区分析

1.1 心理健康课不是所谓的“道德课”以及“纪律课”。针对于心理健康课来说,在中学时期较为学生感兴趣的一门课程,学生想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并且很多中学生也是这样评价心理课的,通常教师在上心理健康课时,所讲授的心理健康课的概念学生都比较难理解,比如意志、动力等心理学概念性的问题,学生很难理解,再加上老师照本宣科给学生讲述知识,这样较为枯燥的课程已经和道德教育课较为类似。如果老师换种上课的方式,比如从网上查找关于中学生青春期方面的视频案例而呈现给学生,相信学生们都会感兴趣的。

1.2 中学心理健康课成为简单的知识传授。对于心理健康课程来说,并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凭空了解动机以及意志等较为抽象的概念。而是应该让学生能参与到学习中和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促进学生的心里健康得到不断发展。

1.3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区别。对于好多学生来说,因为不喜欢到心理健康咨询室去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接触,咨询主要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心里存在问题的人才会和心理教师进行接触。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疾病治疗混为一谈,同时由于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将不爱学习的学生或是成绩差的学生看成心理不健康的患者,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会导致学生的心里出现一定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压抑,长时间下去会造成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一个错误认识和理解。

1.4 心理健康课教育过于形式化简单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在不断发展,很多中学学校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但是有一部分学习较为片面的,对学生讲解心理方面知识,过于简单,并且也像其他学科一样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记忆,这样便导致学生负担出现加重现象,进一步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过于流于形式,没有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分析

2.1 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中学生来说,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刚刚有兴趣,通常情况下会向书本以及老师进行求教,但是中学生并没有完全成熟,看待问题也较为客观简单,思想方面较为偏激,在心里上出现冲突以及负面情绪。因此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其对人生形成的正确的认识态度,同时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事情。并且教师也将这项工作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育中学生正确的理解人生价值,从而确定更高的生活目标,不断的培养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会做人做事的简单道理。

2.2 建立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集体环境以及心理氛围将会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营造出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使中学生创造出勤奋和团结有爱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在这种健康的教育环境下,所有学生将会产生一种归属感,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带来安全感以及自豪感,帮助学生培养出一个乐观以及大度的性格,最终减少学生在心里上的落差。

2.3 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行注重。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和学生和谐交往,并且真诚的帮助学生,鼓励学生与他人主动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每个学生之间要创造出充满信任以及备受欢迎的心理,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多组织一些具有着意义的活动,增加同学之间能够更加友好的相处,坚决制止和克制嘲笑对方以及挖苦对方等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愿意在矛盾重重以及干扰过多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也不会喜欢在不良的人际关系中成长,如果中学生的心情长期都属于烦躁中,就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尽量相对来说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作为中学生在学习时获得成功的主要保证。

2.4 不断加强中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初中心理健康教师来说,必须要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程,并且要精心安排组织每一次考试,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然而在学生受到挫折后,要进行相应的帮助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其享受到解决困难后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2.5 对教师自身素质进行加强,教育方法应该适度。要想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素质,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良好的心理影响,同时也能给学生正确帮助。经过事实证明,经常采取不良手段的教师,将会是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心理受到严重伤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心里上出现障碍。反而言之,教师对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过分表扬,也会导致学生出现骄横以及不合群等心态。

2.6 让学生学会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一是学生在进行学习以及交往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存在烦恼以及不安,所以心理健康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应对能力,从而找出应对消极的措施。二是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从而做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问题活动中,热爱学校生活以及积极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在此之外,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能力,需要采取积极向上的思想对自己进行警示,然而在出现悲观情绪时,主动的进行克服。尤其需要重视对个别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做到让他们克服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消极影响,帮助他们走上健康的心理发展轨道。

总而言之,对于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存在的误区相对来说比较多,因此要结合存在的误区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走出误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课误区中学生
劳动教育筑未来——吉安市初中劳动教育课例展示活动有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