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借助多媒体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探究

2020-11-25李秋艳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法治道德

李秋艳

(河南省周口市六一路小学 河南 周口 466000)

1.引言

小学生具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让正确的分辨社会现象、可以积极的遵守社会准则,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更加规范,并在不断地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更懂得运用法律常识来保护自己。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则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而关键的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向学生传播基本的社会准则、道德原则、为人处世以及法律常识的社会学科,是一个对学生进行个人能力培养、知识建构以及情感塑造的过程。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是十分普及的。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让知识更加具体和丰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学生也可以开拓视野,追踪到各种社会现象,以此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实现自身知识的内化和实践。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发展、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都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2.多媒体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2.1 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晦涩难懂的知识用动画、图像、图片、动态的视频等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增加了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更好理解。这样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

2.2 利于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章节都有需要学生掌握的重难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能通过有限的空间将学习的知识内容最大限度的囊括起来,然后通过网络平台予以传输、储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各种功能将重难点的知识框架形象、立体的展现出来,让学生能一目了然,而学生也会在课上与课下随时随地的通过网络来浏览、复习这些知识点,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2.3 利于丰富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若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开展,学生很难将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也会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禁锢在特定的环境中。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将教材内容与从网络上搜集到的资料、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综合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如此既扩大了课堂的信息量,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运用和实践。

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课堂形式化严重。教学目标不突出、教学环节不紧凑、教学内容不严谨是目前教学最突出的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也并不清晰,“一言堂”的讲下来,哪些是重难点、哪些只需要了解,都没有做出具体而明确的指示。由此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

3.2 教学方式较单一。素质教育下的教学形式仍然是以被动的“填鸭式”为主,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就是照着课本去念,很少会将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行为习惯问题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也没有对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深入解读,因此新课改所要求的很多新的教学方法、理念毫无踪影可寻。加上教师又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学习氛围较差,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

4.1 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所熟知的范围和环境中体验知识、感悟知识。因此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具体案例用文本、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身临其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六年级上册《生活与法律》这一章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懂法、知法、用法,教师可以去收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法规、尊敬父母赡养老人这样的一些案例,将其制成课件用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然后通过开展“班级讨论”活动让学生各自讲述自己亲历过的、遇到过的一些行为,然后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引入教学内容。

4.2 挖掘教材。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我们一直遵循着陶行知教育理念,将知行合一理念融入到了具体的教学中,同时也倡导社会及学校的理念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巩固课堂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先播放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群,让学生分析他们与中国人的区别。然后引出“国籍”、“公民”一词,让学生明白区别一类种族的最根本要素就是“国籍”,享有该国国籍的人就是就是该国公民。那么就此话题引出“怎样来判断一个人的国籍?”这个问题。随之在多媒体上播放一张“身份证”的图片。最后,可以请同学们来探讨一下身份证的用途,分享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场合、哪些事情要用到身份证。同学们都会积极回答:坐车买票、进站台的时候;外出旅游住宿酒店的时候;邮寄快递的时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将知识点贯穿了起来,也融入了生活要素,整合了教学资源,并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

5.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也需要不断地钻研、探索、挖掘和整合教育信息和资源,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教师要针对自己教学中的薄弱之处积极学习和改进,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舞台设计的需求分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