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教育理念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2020-11-25宁佳孙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同伴教学管理性格

宁佳孙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金腾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49)

近几年来,同伴教育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同伴教学以其独有的管理理念,对农村小学班级教学管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应在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实践中进行有效运用,从而对班级的整体学习能力、以及纪律素养都有一个全面性的提升。

1.同类式配伴沟通交流更容易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第三启蒙期,也就是后启蒙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身心正在初期的发育发展过程中。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以及教学实践中,应根据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的管理质量,确保班级的教学质量。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对同伴具有较高的需求,这种需求感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明显。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如果有一个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得到较大提升,这就是同伴带动的重要性。

因此,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采取同伴教育理念对班级进行教学和管理。首先,教师可以将同一类型的学生进行配比,假如将两个性格相似,且这两名学生也自愿组成同伴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考虑将这两名学生进行配比分组。同种性格,而且互相能够互相包容、互相欣赏的两名学生在一起,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两名学生之间也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竞争,这种自觉自愿的分组方式,学生也较为容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学习能力就会得到较强提升。比如,教师将性格相似的两名学生,小强和大刚结成同伴,这两名学生的性格都是外向型的,而且两名学生都擅长打篮球,只是在班级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能力相对较弱[1]。将两名学生结成同伴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两名学生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课堂中变得遵守纪律。同时也不想比其他同伴的学习能力差。因此,在一个教学周期结束后,两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2.互补式配伴更利于取长补短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一定的相同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相同性较多的两个人,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为两个性格相似的人,而如果相同性较少而差异性较多的两个人,就可以判定为互补性的人,这一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样不例外。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性格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区分,比如可以简单分为性格外向型以及性格内向型,同时在外向型的学生中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区分,比如擅长体育的学生、擅长文艺的学生、擅长沟通交流的学生,而在内向型的学生中也应进行进一步区分,比如擅长制作手工的学生、擅长写作的学生、擅长绘画的学生等。教师对学生进行同伴配比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将性格相同的两名学生进行配比外,同时也可以将性格相反的两名学生进行配比,也就是说组成互补型的同伴配比组合。

这种同伴配比的教学管理模式,就会在班级形成一种全新的态势,学生会以同伴的模式进行学习。两名同伴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种方式较比独立个体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小明的性格是内向型,学习能力较强,比较擅长写作文,而可可的性格属于外向型,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但是在音乐素养较强。教师进行同伴配比的过程中,在征求了小明和可可的意见后,将这两名学生进行了同伴匹配。经过了一个学习周期的教学管理实践后,发现小明的性格在可可的影响下,也变得较为活泼了,而可可在小明的影响下,学习成绩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而另外一组学生壮状和恬甜也有相似的经历,壮状属于外向型性格,但学习能力较差,擅长体育运动,而恬甜属于内向型性格,学习能力较强,擅长绘画,因此这两名学生组成了同伴后,均对对方的学习以及性格方面进行了良性的促进。因此,在这种趋势下,农村小学教师对班级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更加高效完善。

3.组长带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农村小学班级教学管理工作中,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一部分学生的自我主观意识较强,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对待其他学生缺乏关爱和包容。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2]。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这种建立小组的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互相监督和帮助,产生一种比学赶帮的良好态势。

具体操作可以是,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数量以及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管理,每个小组的组员人数应定在6人为宜,并结合学生的性格进行分组,6人当中应保证有2名学习能力较强、2名学习能力中等、2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同时,在性格方面,也应进行合理配比,将外向型与内向型的学生进行交叉,从而使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员配比都存在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还应在小组内选举产生小组组长一名、宣传委员和学习委员各一名。比如有的学生活泼好动,纪律性较差,但是看到小组其他成员都在努力学习,就会产生一种如果自己继续顽皮下去,就会对整个小组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产生影响,从而促进班级每一名学生的共同进步。这些学生管理者的职责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协助教师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使农村小学班级的教学管理工作有一个全新起色。

4.组内成员互相助力共同进步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想发育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具有一定的特点,也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来自同伴的意见,而对于教师的意见有的时候仍旧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3]。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同伴理念,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教学管理,这种方式可以使组内成员互相促进,并且还会产生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的心理,进而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而这一过程同时也就促进了班级纪律的良性化,从而也就促进了班级的教学管理工作的长效展开。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内的学生要保证能力互补,比如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擅长体育的学生、有擅长舞蹈的学生,还有擅长劳动的学生,或者是纪律性较强的学生。这种混合搭配同伴组合形式,可以使小组内的学习氛围更加人性化,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使每名学生的强项都可以得到发挥,同时也使每一名学生的弱势得到补充。另外,农村小学教师在对班级进行分组同伴教学管理的时候,还可以对学生采取一定的奖罚措施,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比如有的学生在小组内表现较好,就可以得到小红花的奖励,而有个别学生在小组内表现不好,就可以赋予小组中权利,小组长在组内进行开会讨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表现不好的学生清除出本小组。这种方式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意识,从而在主管上更加刻苦努力,这种方式同时也会对教师的教学管理起到较大的辅助作用。

结语

由此可见,同伴教育理念在农村小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促进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外,这种同伴教育的理念,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产生一种主人翁的意志和品性,这对提升农村小学生综合素养具有良性辅助作用。

猜你喜欢

同伴教学管理性格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猫的性格爪知道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落地
性格描绘词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