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2020-11-25王淑雪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代王城镇中心学校

灌篮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美术生活化

王淑雪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代王城镇中心学校

在实际生活中美术可谓是无处不在的,以生活为出发点开展美术教学,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感知到美术给生活所带来的趣味性,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延伸美术教学的广度与宽度。那么小学阶段美术有效教学应当如何落实生活化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一、加强小学美术师资队伍建设

优质教师是做好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所在,在从生活化角度着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对于生活化相关的内容了解不够深入和彻底,那么其很难将美术教学与生活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这样教育教学质量必将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和干扰,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将会沦为空谈。基于这样的原因,在教学中首先应当加强小学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学校应当定期安排教师进修、培训,帮助教师系统化的了解生活化教学应用的方法和策略,使得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保证美术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能够有效的胜任教学工作,为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在,教学之所以进行改革和调整,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以便能够切实有效的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在实现美术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学生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美术认知以及兴趣爱好等等,营造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保证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如何描绘春天”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之中,感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花草树木有哪些变化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绘自己所感受到的春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以及表现能力。

三、深入自然开展写生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美术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化教学融入小学美术学科中,教师首先就应当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开展多元化的写生实践活动,借此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美,让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知不再仅仅只是停留于书本之上。比如说,在“为我喜欢的小动物画肖像”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就不要先急着让学生下笔,而是先让他们去观察和感知生活,寻找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观察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特点是什么,然后再运用线条、色彩等去描绘自己所见到的小动物,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他们的自我美术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纵观世界上知名的美术作品,其创作灵感都来自于实际生活。为了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和感知,品味美术的魅力,小学美术教师就需要将美术作品中的生活情境还原到课堂之上,借助多元化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感知美术的魅力,学会发现和欣赏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需要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创设,不能拘泥于形式。比如说,可以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其生活经验相对比较少,在创设情境时应当相对比较简单,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对于美术的线条、色彩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那么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境,让其感知美术的魅力。此外,在创设美术情境的时候,教师还应当保证情境的新颖性、独特性,要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知到美术之美。

五、加强沟通让学生感受人文之美

生活化视界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还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和认知究竟如何,明确学生的美术情感,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特点,深刻感受人文之美。比如说,在学习《水墨画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深入到生活之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表明自己喜欢这些作品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的美术,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全方位的了解学生,为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调整做好准备。

总之,生活化视界下的美术教学可以更好的延伸美术这门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使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能够全方位的展现美术的趣味性,其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教师需要灵活应用该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美术生活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美术篇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