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参与
——体验模式的构建

2020-11-24俞建勇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民歌素养人生

俞建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一中学 福建 浦城 353400)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构建参与——体验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再是学生将自己置身事外,只是老师进行音乐知识的讲授。所以这一教学模式下明确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树立生本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传统教学观念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主要是老师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有限的音乐教学时间里,学生也是被动的接受音乐知识。所以这就需要老师树立生本教学理念,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构建参与——体验的教学模式。在这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音乐与人生》时,我会在教学的开始让学生思考有音乐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我们自己的人生又应该怎样开展呢;然后引导第一节所要学的音乐与人生,先让学生欣赏《草原放牧》;接着对教材中的小散文《草原小姐妹》进行赏析,使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认识到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将音乐与人生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2.丰富音乐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对于高中音乐教学,本身就是文化课之外的教学活动,所占用的学习时间较少,但是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愉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所以对于音乐教学不能使其枯燥,而是要通过微课、云课堂等不同的形式来丰富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乐理知识,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将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以更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呈现出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例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需要学生的参与体验,但是一些学生对西北地区的了解不多,所以我会在学生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山西民歌《刨洋芋》和陕西民歌《脚夫调》时,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相关的画面,使学生结合音乐和视频,更好的感受和体验西北民歌的特征,理解其创作风格,从音乐中来感受西北地区的历史、民俗和传统文化,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体验

参与——体验模式的构建需要老师有效的教学,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那么就不能更好的体验音乐的韵律美,所以学生要转变自己被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来使学生采用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展开音乐的学习,欣赏音乐旋律,感悟音乐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时,我会在教学的开始让学生思考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不同的民族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欣赏这三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包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和《牡丹汗》;接着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总结这三个不同民族音乐的特征,感受这独特的民族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最后让学生收集更多的有关民族音乐的知识,包括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也能更加积极主动的查阅资料,联系实际,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

4.完善音乐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完善的教学评价有助于促进高中音乐参与——体验模式的构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教学评价只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或者是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这就会使得教学过程被省略,核心素养被忽视,在教学中只会尽可能的压缩音乐时间或者是对音乐知识一味的讲授,不论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与否。所以音乐教学评价要从学生的参与,认真的体验,学习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构建参与——体验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变,可以使课堂教学既包括老师的讲解,又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明确,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切实感受到音乐所传达出来的美感,提高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民歌素养人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人生中的某一天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