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

2020-11-24於忠浩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会平面镜思维能力

於忠浩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 安徽 合肥 23000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初中物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所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约束,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效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学生的物理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1.利用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进行猜测和想象,进一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该对所要传授的知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来合理的设计问题,有利于提高问题的精准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惯性》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景:拿着水杯向前跑步,突然停下,但是不能立刻停止。紧接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水会溢出来?等到学生回答后;教师又问:握住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当由静止变成向右运动时,水会向哪个方向溢出?假如向右运动时突然停止了运动,水会向哪个方向溢出?教师运用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集中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一步使得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点燃,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营造创新的氛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指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创新的时间以及空间,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以及创新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不仅仅要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还可以利用一些实验以及实验器材来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猜印证学生的猜想。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力学计算》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不要被题目的标准答案所束缚,应该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解题。教师运用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有利于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创新氛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创建概念冲突的情景,鼓励学生探索新的知识

物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很容易碰到,因此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一定的认知。但是,有的时候学生的认知是正确的,而有的时候则相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将教材中的知识以及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然后创建概念冲突情景,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打破学生原有物理思维的束缚,利用表面的物理知识发现其本质,从而发现更多的新的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平面镜成像》时,教师问了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当人离镜子越来越远时,镜子中人的成像会越来越大,那镜子中的成像是真的发生了变化吗?这就与物理的成像规律是互相矛盾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大小一样的蜡烛,然后在平面镜前对这两个蜡烛进行移动,然后组织学生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最终学生会发现蜡烛的大小与平面镜中呈现像的大小是一样的。这时,教师问学生:为什么太阳看着那么小?学生突然间就明白了,原来是视觉产生的错误。教师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断的创新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进一步有留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型的人才。

猜你喜欢

水会平面镜思维能力
把手放进袋子里
平面镜夹角成像探究
为什么水会结成冰
为什么水会结成冰
“光现象”易错题练习
“平面镜成像”练习
活学活用平面镜成像规律
植物的根一定往下长,茎一定往上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