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转化农村初中学困生

2020-11-24王光锋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配平方程式学困生

王光锋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金村初级中学 甘肃 宁县 745200)

化学这门学科是初三新增的一门学科,这也表明学生和教师的压力都很大,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化学这门学科的启蒙教育,而学生也要承受应试教育的压力。学困生“困”的原因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农村初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初中化学学困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教师必须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化学学习,进而促进农村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1 家庭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且思维活跃、学习能力比较强。在农村,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一些家长的知识水平又不足以帮助孩子学习,家长因农活过多可能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孩子还没督促学习自然就沦为学困生了。还有一部分家长思想老旧,认为农村的孩子就是以干农活为主,读书无用的老旧观念束缚了孩子对校园生活以及学习知识的渴望,老旧的思想抑制了孩子向上的希望,学困生也由此产生。

1.2 学生自身因素。农村教育可能没有城市教育涉及的知识层面深,较为浅显的知识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但由于没有加深对很多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导致做题时一知半解,甚至有时还会连蒙带猜。一些学生以为自己理解了一些较为浅显的知识就是完全掌握了这门学科的要点,自以为是的轻狂势态也就造就了学生“眼高手低”的学习态度。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未能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至于学困生的数量仍呈增长趋势。

2.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 捕捉学生闪光点,树立学生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因独特而可以绽放不一样的光彩。学困生的智力和普通学生处于同一起点,只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利用他们自身的特点设置不同的问题,要给学生创造能够表现自身的机会,在他们回答问题时能够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干农活的工具是十分常见的,所以在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就那些学困生自身的情况提出对应的问题,在满足教学计划的同时,提出的问题最好是学生能够答出来的,一来可以增加学生自信心,二来可以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今后化学的学习之路上更加积极。

2.2 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农村地区的学生大多较为内向,甚者害处出现自卑心理,家庭背景,经济条件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自卑的原因。所以,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课程进度,进而保障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教师还应该平等看待每位学生,过分对某些学生关注会使其他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落差,进而失去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这一实验时,教师在演示完试验后,可以请几位同学上台分别演示以下实验过程,教师在他们操作的同时提出他们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以防发生安全意外,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 组织教学活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在课堂上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比生硬、死板的课堂讲解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单纯的课堂讲解实际上是教师“一枝独秀”的过程,这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尤其是具有竞赛性质的活动,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斗志,进而学习到更多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快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竞赛,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比赛,三分钟内哪个小组配平的方程式最多则为获胜,输的小组要在下次上课时表演节目,一来巩固了学生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熟练程度,二来营造良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课堂高效地进行。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这也说明,教育事业不容易。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要用心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多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以便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进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配平方程式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配平化学方程式小窍门——“单质最后配平法”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配平法”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教养方程式
化合价归零法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初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