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生活素材资源,提高化学课堂实效

2020-11-24魏胜波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本化学生活

魏胜波

(陕西省商南县教学研究室 陕西 商南 726300)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也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生活对化学教学很重要,所以化学教师应积极和挖掘当地的资源为化学教学服务,下面是我的多年的探索的感受,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

1.充分挖掘用当地资源,为实验教学拓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如果能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利用它去了解、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高兴,尤其在周围的人不懂得这些时,更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无形中对化学产生兴趣。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丰富的特点,制定实验课表时有意识加大家庭实验数量,课堂上让学生讲述生活中自己参与或见到的物质制作:如酒、醋的酿造,豆腐、变蛋的制作过程,纸的晾晒,沼气池的建造,炭、砖的烧制。同时,虽然我们能够从书本上更快、更多地学习到前人总结的经验,但是书本上的知识理论性强,与实际应用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果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引导学生到实践应用,那么最终势必出现高分低能的结果。因此平时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利用当地条件让学生参观磁铁矿的选矿,钒矿的锫烧、氮肥厂制氮肥的过程。学生在做呼出气体与呼出气体的不同的探究时会联系到生活拿出冰糕时外面的水分,联想到食物要用到干燥剂。并联想到当地苇园铁矿石开采出来运到地坪选成磁铁矿粉之后再运到武汉炼成钢铁,然后运往各地建筑工地。同学们理解了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并为当地拥有这样的资源而骄傲,既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献言献策,又树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梦的信心。

2.运用生活化的情景,为化学学习插上翅膀

这样增强了能力、提高认识、扩大视野、丰富知识面。有利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3.实验内容贴近生活,提高学好化学的实用性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如教材中“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空气污染与防治”、“金属材料以及应用和保护”、“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必需元素”等内容中均有体现。

4.领会新课标,创设生活化情境

新的课标要求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还会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层面上,所以特别注重给知识增设一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例如:考查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分时由原来只是用语言直接描述(如水变成冰)变成用生活中的一些图片代替或者是这样的语言进行描述(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生活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等);所以当讲到H2的可燃性的时候,就可以了解到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所需的燃料就是利用了氢氧得水的原理;当讲到酸碱盐的定义的时候,就可以举出生活中更多的例子(发馒头的纯碱、调味的盐和醋酸、碳酸饮料、改正液)等。总之,要养成学生和教师一个良好的习惯,从生活中汲取课本中的化学知识,有必要的话还需要超出课本的内容,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的积极性会充分得到体现,对知识的渴求也会越来越强烈。在这个过程中,也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由原来传统教学中死板的课堂教学变成一个“随机的无法预计的”课堂气氛,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个性的感观体验与思维方式。

让学生通过学习自觉地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处理简单的身边问题,让化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与社会、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使课本知识鲜活起来,使化学课堂充满更多活力,使学生在生活的海洋中,吸收更多化学知识的养料,健康快乐的成长。

猜你喜欢

课本化学生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生活感悟
奇妙的化学
无厘头生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