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中的应用探析

2020-11-24陈培英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代文绘制导图

陈培英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 福建 德化 362500)

阅读其实就是读者跟随着文本不断地进行思考的一个过程,因此思维是阅读的核心,它贯穿于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学生复习的科目较多,但是时间有限,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效的复习成为了教师关注的重点。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复习的效率,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受到了很多教师的关注。本文将针对思维导图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1.思维导图在高三现代文复习中应用的好处

思维导图这种模式能够让人们从一个复杂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作为中心点进行拓展和延伸,然后不同的关节点和中心点进行连接,而不同的关节点又形成一个新的主题再次进行扩散,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浓缩性和直观性。

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图和文的结合,而这种结合与高中生的性格特点还有他们的认知是比较符合的,通过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同时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实践进行思考和分析,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找出问题提出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将思维导图用于高三语文的现代文复习中,能够让学生对于阅读的思路更加的明确,对于知识的储存变得更加的高效,还能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优化,这些优势都是和新课改下对于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相一致的。应该得到教师的积极应用和大力的倡导。

2.思维导图在高三现代文阅读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2.1 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实践其实能够发现在学习中如果能够使用直观的图形对人进行某种程度的刺激,往往能够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图和文进行结合,使用丰富并且颜色鲜艳的思维导图进行现代文的复习,给高三的学生带来一个全新的复习体验,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的复习效率有所提升,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知识体系。高中语文的新课标指出了要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抓住要点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观点。但在传统教学中在进行现代文的阅读复习时,教师往往会按照专题进行复习,然后结合一些高考真题让学生训练。比如在进行小说的复习时,其中的一个知识点就是概括文章内容,一般老师就会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标记自然段,然后对文章理解后进行段落大意的回答。这样的方式比较陈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线性思维,不符合高中生的思维特点。所以教师不妨尝试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比如当学生在练习中遇到了一篇文章《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中的两个矛盾点,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农民和工厂、农民和刘安爷这两个矛盾点。然后再让学生就两个矛盾点分别从焦点、解决到实质和两难进行思考。通过两个矛盾进行中心点绘制,这样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会通过思考了解到文章的主旨,表达了对于农耕生活的一种眷恋。这样就能够获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2.2 个性绘制建立学生知识库。语文是一门生活性和人文性比较突出的学科,在复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繁杂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出现混乱,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用思维导图这种模式,帮助学生将一些零散的知识进行串联,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进行散文阅读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分系列的绘制。鼓励学生尝试采用房子式的思维导图形式,将屋顶作为散文的特点和阅读的途径,然后两个屋檐分别设置为一个是形还有一个是神,在形的下面设分支为人物的特征、事件还有环境等,在神的下面设置情、理等内容。然后学生围绕给出的关键词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学生通过对于散文这样的一个分支绘制,能够更加系统的了解到散文的知识结构,对于散文的知识形成了一个具象的印象,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3.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应用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让知识变得更加的清晰和直观化,它符合高中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更加的准确,提高复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现代文绘制导图
绘制童话
群文阅读助力学生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作品赏析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绘制世界地图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神秘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