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指导

2020-11-24施扬锋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因材施教心理

施扬锋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平福小学 广西 钦州 535027)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现在我国的留守儿童大多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很多农名工选择去城里打工留下自己的儿女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到现在为止大数据显示农民外出的打工人员已有1.5亿,而这并不是最终数字,这个数值随着每年以500万人的速度不断增加,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留守儿童也随之递增不减,这一现象最终导致我国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还有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疏导工作,所以我们留守儿童的教师更加伟大。

1.开展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指导的意义

我们的小学班级里出现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对这一现象要尤为关注。小学生本就心思单纯像一张干净的白纸等着我们去描绘、引导,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就会出现心思敏感情绪多变等现象,看着其他的孩子在下雨天有爸爸妈妈来接送,回家里有爸爸妈妈陪着吃饭做作业,本来快乐的学习生活因为这样对比就会显得自己很孤独,心理上有缺失,久而久之可能会养成自闭将自己隔离在世界之外,把事情藏在心里,长此以往甚至有可能因为没有解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小学教师如果可以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给予关爱和温暖,跟他们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弥补他们没有父母在身边的遗憾,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讲肯定生活中为数不多的美好。

2.开展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指导的策略

2.1 运用游戏教学法帮助小学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游戏又是学生的天性,小学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法帮助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指导,为留守儿童创造活泼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再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将掩藏在内心最深处的秘密说出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会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父母不在自己身边缺乏安全感导致的,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内心的不安和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及时的倾诉解决,长此以往很容易就导致这些孩子内心不安恐慌,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孤僻、懦弱和不自信成为这些孩子的标签,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孩子往往有这个特点,所以很容易就发现人群中的他们,小学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欢乐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敞开心扉,教师跟学生的关系和谐融洽,多沟通勤交流在不知不觉间将爱心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学校带来的温暖。

2.2 运用生本理念加强小学留守儿童在课堂的主体意识。现在的教学课堂应该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课堂,在小学留守儿童的教学环境里更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养成的不良习惯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不敢说、不会说、不想说,这三“不”现象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大大逊色于其他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站起来发言,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大胆的表露出来分享给同学以及老师,通过组建小学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小组中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并且将班级里的学生们的关系都拉近了不少,使得他们不仅仅是同学更是生活中的朋友。

2.3 运用因材施教帮助小学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学习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千秋,所以小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留守儿童的情况更是特殊,小学教师通过因材施教帮助小学留守儿童排忧解难,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所发生的不同问题。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规律不同于其他学生,教师在对自己班级所在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话题的主题班会,帮助留守儿童疏导心理问题解决他们的问题,并且在这场活动中灌输健康知识的概念,虽然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小学教师仍然要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通过军训、理想信念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不同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给予生活和学习上的鼓励和支持。

3.总结

小学教师要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学校里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发展状况,在课下要多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小学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法帮助留守儿童打开紧闭内心的沟通之“门”,运用生本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提高留守儿童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针对性为他们“排忧解难”。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因材施教心理
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刘辉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