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①

2020-1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2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素养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1)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很多学科课程的教学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学生的参与度高,实践性强,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受限,导致体育信息化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有必要对体育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展开研究与探讨,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1.1 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课以体育教师的讲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体育技能,但在这种单调的模式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令学生对体育教学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得不扎实,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将视频、动画、智能监测设备等应用在不同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2 增强对学生的体育理论和体育素养的培养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受制于课时的影响,体育课以体育锻炼的实践教学为主,从而忽视了体育理论教学和体育素养的培养[1]。在体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两者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只有丰富了体育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并运用于体育实践中,但体育理论过于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和体育素养的培养。例如足球理论课,通过在教学平台发布比赛集锦和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并感受这项运动的乐趣,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增强体育素养,还可以简化课堂教学流程,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1.3 实时了解学生情况,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常采用观察和测量脉搏的方式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从而变更教学内容和手段,这种形式只能粗略地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但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都存在差异,使用统一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2]。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运动手环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轻松实现实时监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身体情况,然后根据反馈的数据即时改变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2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场景

2.1 体育课课前的应用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前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发布课上将要学习的运动技能的视频和课件,引导学生观看学习,使学生提前预习本堂体育课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然后教师提出关于教学内容的思考题,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回答,增加学生对体育理论和体育素养方面的了解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找出共性的问题并在课上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发到教学平台的讨论区,教师根据反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课上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讲解和纠正[3]。

2.2 体育课课中的应用

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平台的信息反馈,可以在课上着重讲授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锻炼的时间。同时,在学生进行练习时,让学生佩戴运动手环、心率带等智能监测设备,实时地监控学生的身体状况,方便教师根据反馈的数据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4]。在学生进行动作练习时,用摄像机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记录学生的动作,在练习结束后给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问题并纠正自身的错误动作,提高学生的技能掌握效率。

2.3 体育课课后的应用

在体育课课后,教师可以将上课时讲授的重点动作和易错动作通过录制视频的形式发布到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巩固体育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课后锻炼不足的问题,可运用体育APP和运动手环等信息技术方式得到改善。要求学生每天上传步数和运动量,然后通过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发布到班级群内进行排名,提高学生课后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后将相关的微课、慕课上传到资源共享平台,学生根据喜好自行观看,使学生的体育知识进一步拓展和扩充。

3 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不足

当前,大部分体育教师虽然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将纸质教案转变为幻灯片的初级阶段,这种机械式的套用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互联网络和智能设备等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体育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

3.2 学校在体育教学信息化方面投入不足

学校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学科课程,分配到体育教学上的经费不足,而是分配到其他学科上。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使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受阻,在硬件上常年得不到更新,在软件上也没有引入先进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同时,学校也忽视了体育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3.3 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以教师为课堂核心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体育教师固步自封,缺乏自我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意识,过度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性,新的教学手段难以用于体育教学当中,也导致了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难以有机结合。

4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解决方案

4.1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可以让信息技术教师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也可以通过聘请专门的教师来开展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实现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进行自我提升,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网络课程,自觉地学习信息技术,并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5]。

4.2 加大投入,完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

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资金投入。在硬件方面,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智能监测设备。在软件方面,需要搭建在线教学平台和提供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投入。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可根据现有硬件进行改造,采用免费的教学平台,如雨课堂等,促进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4.3 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信息化教育理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巨大优势,才能让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才能得到转变,让学生感受到乐趣,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在课余时间自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6]。

5 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体育理论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优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当前,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在学校的支持和体育教师的不断实践下,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会更加有效,从而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素养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