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观念的创新①

2020-1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2期
关键词:训练量教练员田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9)

在现有的体育赛事中,田径运动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各大体育赛事中,田径赛事也是最为吸引人们关注的。在日益激烈的竞技场上,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就要进行扎实的训练,所以一些传统的训练观念必须加以改进,这样才可以使运动员得到更高的提升。

1 传统的田径项目训练观念弊端

1.1 对田径项目认识模糊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体育项目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对于一个田径运动员来说,如果想在成绩上得到突破,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这就需要教练员不断改变传统的训练观念,我国田径运动员由于先天身体素质的限制,与一些欧美国家运动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近年来我国在一些田径项目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有的教练员对当前田径运动的改变认识不清,还沿用较为传统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这样一来,运动员的发展只会止步不前。一个运动员取得的良好成绩是与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但是团队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在一个团队中,要在不同专项的工作人员对运动员的状态作出分析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执行各专项训练才能够使运动员水平得到提升,但是在训练中如果只注重加强运动员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是不可能使运动员的成绩有较大提升的。

1.2 田径训练计划不科学

运动员取得良好的成绩与天赋和体质有着重要的联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的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可以更好地激发运动员的潜能从而使其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目前有的田径运动教练员训练观念较为落后,进行训练时只是注重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加强,却没有过多考虑其他因素,而且在制订训练计划时,没有将训练结构理顺清楚,实际上只是进行一些田径项目的日常训练,教练无法把握训练内容就很难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另外,在以一种训练方式培养出一名取得良好成绩的运动员后,就沿用同一套训练方式对所有的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方法是不合理的,每位运动员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和特点,如果采用同一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那么取得的效果也会大有不同。科学的训练计划不仅可以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还可以在保证运动员不受运动损伤的情况下极大地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1.3 没有重视田径训练中教练员的地位

教练在田径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田径运动员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光是自己辛苦训练的成果,而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在田径训练中,运动员听从教练员的安排进行训练,教练员要清楚每一位运动员的不同特征,对不同的人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而且还要实时的关注田径运动的发展,及早做出训练观念的创新,开创出适合运动员的有效的训练方式才可以更好地提升运动员成绩。教练员对自己的学员做到认真负责,才可以使运动员在训练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2 田径训练量与田径训练强度的创新分析

2.1 对田径训练观念进行重新定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田径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的设备也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田径运动来说,运动员要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从而突破自己的极限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例如,短跑类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较高,需要运动员有着较强的爆发力,这就需要对运动员做出专项的训练,专门提升运动员的爆发力和稳定性,以此在短跑运动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传统的训练方式中,就是通过不断的超负荷运动来提升运动员肌肉的负荷力,但是这样超负荷的训练很容易使运动员受伤,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对肌肉进行有效的训练要比进行长时间超负荷的训练效果更好。田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让运动员从量变达到质变就必须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在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取得进步后再加大训练量,这样才可以使运动员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质的飞跃。

2.2 提高田径训练的科学性

进行科学的田径训练,才可以使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制订训练计划时,教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对运动员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教练员要根据每位田径运动员做出不同的训练计划,并且每一套训练计划要适应运动员当前的发展状况。在以往,一些教练员会沿用国外先进的训练方式对我国的田径运动员进行训练,但是由于体质的不同,训练取得的效果就会不同,在进行体育训练前,教练员可以对每一位运动员进行体质的测试,对每一位运动员的不同特性有了了解后,再针对其特性做出不同的训练安排,对田径运动员进行规律性的测试,将每一次的测试数据进行归档整合可以更好地发现运动员存在的阶段性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开展训练。训练强度高对有的运动员适用,对有的运动员就不适用,教练所采取的训练计划要根据每一时期运动员不同的状态进行调整,而且训练量不应有较大的浮动,进行合理有效的训练安排,尽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不高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才可以保持运动员的水平不会有较大的差异,在比赛中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2.3 加强田径运动员综合训练

运动员除了要进行日常的身体素质训练外还要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教练员可以定期安排队内的心理指导员,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防止运动员在应对大规模的体育赛事时出现紧张的状况,另外为了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水平,适应比赛的节奏,可以在队内举行比赛,训练一段时间后在队内开展比赛可以检验这一时期的训练成果,也可以在平时的比赛中让运动员适应比赛节奏,从而不会受到心理的影响。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使运动员保持高度的警惕,将训练比赛化,将比赛平常化,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找到感觉,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另外,比赛成绩不仅与自身的综合实力有关系,而且也与比赛过程中所采用的战术有关系,每个人对比赛节奏的掌握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训练过程中,教练要不断地对运动员进行节奏练习,根据每个运动员不同的特性来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这样在比赛中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节奏,发挥出自己更好的实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田径运动中,日常训练对运动员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训练过程中能否采取有效的训练计划则是运动员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进行日常的训练时要摒弃传统的训练观念,不要过分的注重田径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针对每一个运动员不同的特征来制订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把握好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关系,才可以取得更高的效率,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我国的田径运动项目水平。

猜你喜欢

训练量教练员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计数:田径小能手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