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现状与创新探究①

2020-1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2期
关键词:田径竞赛学生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中心小学 广东佛山 528200)

1 研究目的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田径运动的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田径运动竞赛也得到广泛的开展。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体制不完善,场地、器材缺乏创造性,比赛模式缺乏一些新概念,以致面临观众人数少,社会关注度低,学生参与度低的困境。这些都直接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的一些须提高之处。当下青少年最集中的地方当属学校,学校是中国田径最佳储备人才场地,因此,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的创新改革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以解决目前发展缓慢的局面,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针对体系、推广、比赛用具等方面寻求创新的改革刻不容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上下载与田径运动竞赛分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去图书馆借阅许多与田径运动竞赛有关的书籍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丰富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

2.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现有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的发展情况,总结归纳田径运动竞赛的规律,分析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进行创新发展可利用的经验和借鉴价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竞赛类别

我国中小学生田径运动竞赛主要如表1所示,由教育系统和一些学生体艺联合会组织的区域性竞赛。如全国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全国少儿田径运动会、全国少年(U16)田径锦标赛、全国少年(U18)田径锦标赛、全国传统学校田径联赛,各省市地方性中小学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各中小学校田径运动会等。

3.2 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现状

3.2.1 田径运动竞赛地位边缘化

现代体育的发展,学生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很多,虽然中小学生的运动意识逐渐增强,但田径类项目技术性要求较高,过分强调竞技,普遍缺乏趣味性,少有人会选择难度大,又枯燥的田径作为运动手段,使田径运动项目成为少数人才从事的运动项目,降低了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竞赛的积极性。因此,中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态度处于“三不”状态,即不感兴趣、不了解、不接触。田径运动之前的一些基础性田径活动被其他球类运动和健身运动所替代,基础性田径运动的地位越来越不显著。不少参赛学生都是“临危受命”,反观一些具有天赋的学生在田径运动竞赛前宁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也不愿意参与其中,使得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运动员水平未得到最大化的呈现。

3.2.2 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田径作为“运动之母”,涵盖走、跑、跳、投等人体基本动作形式,是运动的基础大项。但田径运动竞赛与球类运动竞赛相比较,宣传推广力度显然不太乐观。如今互联网、媒体,甚至学校宣传栏等多以球类文化为主各抒己见,这在一定层面上导致学生缺少对田径运动竞赛的了解,自然而然地对这项运动产生陌生感。因此,中小学生互相提及运动文化的话题时,往往只围绕着篮、足球竞赛,如“NBA”“CBA”“亚冠”等,极少会提及相关的田径竞赛。

3.2.3 田径竞赛项目传统化

我国中小学生田径运动竞赛中,竞赛项目基本与国际田联承认的项目相接轨。然而这些传统而专业化的田径项目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好奇心、自信心等心理因素高涨的时期,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单纯的、超负荷的竞技体育,一味讲拼搏,争第一,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这种机械的、单一的运动项目,限制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比较片面。当学生对田径技术掌握不充分时,容易产生挫败感,以致对该项目失去热情。如何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丰富竞赛项目形式,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参与田径运动成为必须考虑的迫切问题。

4 竞赛创新建议

4.1 丰富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体系

4.1.1 更新竞赛的组织体系

顾名思义,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参与主角是中小学学生和教练员,参赛主体对竞赛的体验和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教练员是基层体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与田径竞赛之间的媒介,组织部门应多从参与人群的角度思考,结合意见去组织。例如,将成立以中小学学生为主的田径竞赛协会加入到竞赛筹备工作中,组织对田径运动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在每次竞赛前后各抒己见,探讨每个人对田径竞赛开幕式、场地布置、设施物资等想法,竞赛组委会以此为参考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办好学生满意的田径运动竞赛。

4.1.2 积极引入趣味田径项目

我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会已经举行了几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趣味田径运动的形式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究,趣味田径竞赛项目仍然可以改进、调整,以期更加适合我国少儿的体质要求。融入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竞赛,目的旨在扩大竞赛参赛面,学生田径运动竞赛不再是高年级的“专属品”。从低年级开始这种富含竞技性且不失趣味性田径运动竞赛,一方面能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淡化技能技术竞赛里保持对田径运动的热情与憧憬,另一方面形成训练体系,增强体质,为日后掌握要求更高、专业性更强的田径技能奠定一定生理基础。

4.1.3 试办田径单项挑战赛

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其优势的项目在所有参赛项目中的体现是非常凸显的。现阶段的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不少学生运动员都要“身兼数职”,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势项目正常发挥。所谓术业有专攻,举办一些区域性的田径单项赛,如“跳高锦标赛”“铅球锦标赛”等,这种规模虽小,但针对性强的竞赛,有利于各位有优势的运动员更加专注地发挥所长,有利于各运动团体选拔出最具发展潜力的人才,从而提高竞赛成绩水平。这些田径单项挑战赛的最终目的旨在让最合适的运动员投身最合适的项目。

4.2 借助互联网、校园建设塑造“田径竞赛文化”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借助互联网便捷的特点向学生推广田径运动竞赛是大势所趋。如今,中小学学生最喜欢使用网络,可以在课上或者学校的课余时间借助多媒体为大家播放田径运动竞赛等,灵活的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推广田径竞事的知识。校园文化建设也是真正实现田径竞赛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上融入田径竞赛知识元素,如宣传栏上更新田径竞赛赛程及赛况等,不仅可以让学生课余了解到田径运动竞赛的魅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在学生意识中建立起田径运动的知识架构。另外,“明星效应”是一个模范标准。有必要培养具有时代性意义的“学生体育明星”,利用偶像的效应,激发青少年对田径活动的热爱。因此,这一工作应从学校体育开始塑造人才,专心培养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田径高材生,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进而打响田径竞赛品牌效应。

4.3 积极开发融合人工智能统筹中小学田径竞赛

随着人工智能大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能够为人类提供便利服务和提升工作效率的新技术,人工智能将会普及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积极开发人工智能竞赛系统,从单纯人工评判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判罚过渡,这样才能提高田径运动竞赛的水平。竞赛系统从竞赛编排、竞赛执裁、赛后分析排名等几大结构进行。如线上竞赛编排系统,只需要输入少量信息,便能根据条件将大数据编排成秩序册。普及智能数字化的监测设备,减少对人工评判依赖,在田径运动竞赛中,竞赛成绩都是通过时间、距离来计量的,所以对测量设备的精确度有很高的要求。田径运动竞赛中,田赛的远度成绩测量可在器械上安装微型轨迹测距仪器,器械落地仪器信号立即反馈,再加以现代田径测距软件系统自动实现成绩测量、现场录取编排、成绩联网发布等。在径赛方面,为确保比赛成绩的公正性,采用高速人像追踪摄像机配合高精度的计时系统及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在专门的操作软件的控制和管理下,完成径赛终点图像的拍摄及分析。可想而知,未来人工智能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是革命性和突破性的,它将改变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大幅度提高竞技体育工作效率。

4.4 增加中小学田径运动竞赛器械的科技含量

田径运动既然已经发展至今,就应该增加田径运动所用器械的科技含量。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田径竞赛,安全都始终贯穿于竞赛全过程。因此,有必要让器械附加“安全模式”,例如径赛项目,在栏架上设置缓冲装置,遇到运动员碰栏时,两边竖杆前压进行缓冲,减少学生运动员因碰栏而受伤的几率。田赛跳高项目中运用的跳高杆采用特殊材料,在学生碰杆压杆时可以产生暂时的“软性变形”等,都是确保田径运动竞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降低学生的心理恐惧,保护学生减少运动损伤,同时也能确保田径运动竞赛育人性和客观性。

5 结语

田径运动竞赛地位边缘化,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田径竞赛项目传统化等问题限制了我国中小学生田径运动竞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竞赛的项目、宣传等进行创新性的调整,田径运动竞赛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某地区的田径运动水平。对中小学田径竞赛的创新,也为中国田径人才的储备起着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田径竞赛学生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赶不走的学生
创新思维竞赛(3)
学生写话
创新思维竞赛(6)
聪明的学生等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