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MS对新疆师范大学跆拳道队的筛查分析

2020-11-24刘圣泽

武术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栏架灵活性跆拳道

刘圣泽 庞 辉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1 前言

在跆拳道比赛中使用电子护具、缩小比赛场地、增加扣分种类等,随着世界跆拳道联盟一系列新规则的出台,跆拳道运动逐渐发展成为比赛竞争性激烈,观赏性强,胜负悬念大,更能吸引群众眼球的项目。如今我国参与跆拳道练习和训练的人数众多,有较多的群众基础,竞技水平发展迅速,然而运动损伤现象突出,大大影响着跆拳道运动员的成材率。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表1 34名大学生运动员基本信息统计表

以新疆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跆拳道项目34名大学生运动员FMS筛查数据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收集相关资料,收集跆拳道项目及FMS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2.2 测量法

本研究选取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运动员,34人均是二级及以上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通过运用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测试运动中的7个基本动作,对运动员身体对称性平衡能力、对称性等核心稳定性方面对运动员进行测试评分评估。每个动作做两次,要求受试者分别正面和侧面对着相机完成动作,相机从两个角度进行动作采集,由同一名经过训练的测试者根据评分标准在现场打分。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测试记录到的数据,本研究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整理,使数据结果进行量化,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保证本次论文研究整体有较高质量。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跆拳道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与分析

3.1.1 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筛查情况

新疆师范大学34名跆拳道运动员功能性动作整体筛查测试趋于良好,平均得分为16.47分。其中在肩部灵活性测试整体平均分数为2.85分,这项测试主要评估两侧肩的活动范围,其次是内收肌内旋和外展肌的外旋能力,最后是两侧的对称性。稳定性俯卧撑整体平均分数为2.47分,这项测试需要较强稳定性的背肌力量。深蹲动作测试整体得分为2.65分,如果想很好的完成这一动作,需要较好的骨盆节奏以及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弯曲等。直腿主动上抬的整体分数为2.14分,这项测试反映了小腿与股后群肌的柔韧性。躯干旋转稳定性测试、过栏架步、前后分腿蹲测试得分普遍偏低。

在不同等级平均数相比上相差0.57分,一级运动员略高于二级运动员。单腿过栏架测试得分不高,与跆拳道项目特点相关,提高了专项能力降低了身体对称性,也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二级运动员在躯干稳定性俯卧撑测试中表现良好,但在转动稳定性测试中表现较差,转动稳定性是测试身体多维面的稳定及两侧的对称性,它需要测试者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控制能力,此测试中均表现出较低的测试成绩,影响了整体得分。在男女测试对比中,女子运动员表现出良好的功能性动作,其中直腿主动上抬展现非常好的下肢柔韧性。但单腿过栏架步、躯干旋转稳定性的测试表明功能动作不佳,拉低了整体得分。在大小级别测试中,小级别整体得分比大级别高,在深蹲测试分数以及直腿主动上抬均明显高于大级别,表现出很好的下肢柔韧性。过栏架步以及选准稳定性表现出较重的动作不对称性。大级别整体得分不高,其中过栏架步、前后分腿蹲尤其旋转稳定性这几项是影响大级别分数的主要原因。

图1 功能性动作筛查整体得分统计图

在34名运动员筛查得分方面,测试得17分的人数相对较多。整体得分趋于良好,1名运动员在14分上,主要原因是因运动损伤在测试中出现疼痛等原因所致,其中2名运动员得分在12分,研究表明14分以下运动员比14分以上运动员受伤概率更大,因此分数偏低的情况下任由其发展出现关节受限以及肌肉不对称等,如果不加以重视受伤的风险就会增加。出现低分动作的原因从表2中可以清楚看出,在功能动作筛查测试中,得分最低的分别是旋转稳定性与过栏架步,前后分腿蹲与直腿主动上抬测试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肩部灵活性。转动稳定性测试得分最低一方面是该测试3分动作难度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比赛和训练中很少出现这样的动作,身体也很难适应这一高难度的非习惯性动作,所以34人中无一人达到3分动作,是影响测试整体分数的最主要原因。过栏架步测试中由于跆拳道运动员左右腿稳定程度不一,在训练和比赛中左右腿使用频率有高有低,这会使得运动员对一侧腿产生依赖,而另一侧腿因使用较少便不断弱化,产生两极分化。因此出现两腿支撑稳定性差异及不对称动作,使得分不高。前后分腿蹲与直腿主动上抬分值接近,都属于接近跆拳道项目特征的动作,但是在整体测试结果中并没有很突出,前后分腿蹲在大级别及女生测试中得分不高,这是由于大级别体重偏大对于躯干、髋及踝关节的灵活性性与稳定性欠缺,而女生是因为膝关节力量不足影响稳定性。直腿主动上抬的结果中,男生测试低于女生,大级别测试低于小级别,女生柔韧性好于男生,大级别腿长相对小级别柔韧性略差。肩部灵活性得分较高是因为跆拳道是重竞技项目,大多运动员体型偏瘦,没有像拳击运动员一样的进行过多的专项化,因此两侧双肩的运动范围及对称性较好。

3.1.2 不同等级对功能动作筛查的影响分析

一级运动员比二级运动员整体得分还是要高很多,主要在深蹲、跨栏步、躯干稳定性俯卧撑以及旋转稳定性,其中一项直腿主动上抬得分相当,二级运动员在肩关节灵活性尚略高于一级运动员。从获得结果看一级运动员在整体动作质量上略高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在深蹲测试和过栏架步测试及核心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更加灵活和协调性更好,而二级运动员在两项测试中表现出一定的动作限制。过栏架步也是测试分数相差最大的一组,过栏架步是主要检验单腿稳定性控制,以及异侧腿膝关节、踝关节稳定性的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发现一级运动员比二级运动员单腿控制能力要好。躯干稳定性俯卧撑与转动稳定性两项均高于二级运动员,这也表明出一级运动员比二级运动员稳定控制力更强。在其中影响深蹲测试主要因素是下蹲时背部过度前倾以及脚后跟不能完全着地,造成前倾的主要原因是背部力量薄弱,跆拳道练习中站姿较多,为便于快速出腿腹部练习重视程度大于背部肌群,其次是小腿后链三头肌过于紧张,与项目特征息息相关。过栏架步在跆拳道项目中非常重要,随着新规则下电子护具盛行,直线控腿变线技术已经成为技术主流,如果单腿控制能力差就会有技术限制而产生代偿性动作,因此在比赛中是不利的。所以在训练中加强单侧控腿是很有必要的。躯干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的支柱都是核心稳定性力量,可以断定是造成运动水平差距的一项原因,在跆拳道项目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竞赛中做有难度的、复杂的、连续性的高难度动作都需要身体核心部位来传递力量,以及协调身体其他部位来共同完成动作,反之来说出现力量传递弱链,会减少力量以及速度的传输,降低动作质量,产生大量动作代偿并消耗体能,也因此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3.1.3 不同性别对功能动作筛查的影响分析

女性运动员测试平均成绩高于男性运动员0.73分,女性运动员整体动作质量好于男生。女性运动员在深蹲测试中高于男生0.2分,在过栏架步中高于0.05分,然而高出最多的是直腿主动抬腿0.68分。而男生在前后分腿蹲,肩部灵活性等均略高。在主动直膝抬腿测试成绩中男生明显低于女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由于女生柔韧素质先天优于男性,其次在平时训练中男生更注重力量速度训练,女生偏向于柔韧训练这是造成差距的原因之一。身体姿势过于前倾和蹲的深度不够,造成的低分动作主要原因,通过后期视频观察发现女运动员主要是身体前倾,男运动员主要是下蹲深度不够影响得分成绩,个别男女运动员都存在着举横杆时两侧不对称,既一侧高一侧低,这多少与跆拳道项目中优势腿与非优势腿有关。在前后分腿蹲的测试中,男运动员稍高于女运动员,身体不同程度前倾与身体左右晃动是主要影响因素,前倾是由于腹部内外斜肌肌群与髂腰肌紧张所致,大量的专项提膝与踢腿是造成紧张的主要原因。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在七项测试中男生与女生差距最大的一项,在旋转稳定性方面男生也略好与女生,可以断定男生躯干稳定性明显好于女生,女生相对薄弱,但在旋转稳定性测试整体成绩上男女都表现不佳,相对较弱。

3.1.4 不同级别对功能动作筛查的影响分析

按照国内跆拳道锦标赛男女各8个级别的参赛级别标准,男生63公斤以下及女生53公斤以下为小级别,男生86公斤以及女生57公斤以上为大级别。大小级别整体平均分中得出,小级别高出大级别1.01分。在深蹲测试中小级别2.89分,大级别2.38分,小级别高出大级别0.51分,在过栏架步中小级别2.27分,大级别2.06分,小级别高出大级别0.21。肩部灵活性测试中小级别高出大级别0.19分等,整体测试差距明显。小级别在多项测试中较大级别有多项分数优势。在深蹲测试上小级别表现出较好的下肢灵活性,大级别主要在与深蹲动作不够,个别大级别运动员脚后跟需要垫木板才能下蹲,影响了测试分数。在跨栏架测试上,大级别单腿稳定性及协调控制能力稍有欠缺,小级别则相对稳定控制较好。在肩关节灵活性测试和主动直膝抬腿上小级别均占有优势,说明小级别上下肢柔韧性均超过大级别,在躯干稳定性上大级别得分稍优于小级别,略显力量优势。

3.1.5 功能动作筛查对跆拳道运动员不同训练年限影响

本研究将34人的训练年限划分为七年以下与七年以上两个组并运用SPSS.软件对样本训练年限与功能动作筛查得分进行差异性检验。P=0.216>0.05表明七年以上训练年限与七年以下训练年限的测试结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按照常理,通过7年以下训练在身体素质各项能力上,如灵敏、协调、速度、力量均要差与七年以上训练年限运动员,但是结果却没有预想的那样,只能说明功能动作筛查不会随着训练年限长而增长。一方面训练年限的增加必将对运动能力的不同方面有或多或少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训练年限的拉长也会积累或大或小的运动损伤,动作模式也会有不良模式的概率增加。所以七年以下的运动员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通过筛查发现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良动作模式加以改善。七年以上运动员由于长期专项训练身体素质较强造成一些动作受限,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都是利用身体其它部位作为代偿因此不易察觉,长而远之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大大提高,通过功能动作筛查发现自身薄弱环节,进行矫正改善训练,降低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水平。

3.1.6 对不同等级、性别、级别跆拳道运动员FMS筛查的作用

本研究对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在七项功能动作筛查中发现,二级运动员仅肩部灵活性一项好于一级运动员。在这一结果中可以看出二级运动员在整体动作模式上和动作质量表现一般,作为教练制定训练计划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考虑如何给我们的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时不仅提高体能与技战术,也应重视正确的动作模式。基本动作模式受限和不对称,会降低功能动作训练和身体训练的效果和益处。改变运动员的动作模式使其拥有高效的体能势必会提高竞技水平。本研究对不同性别跆拳道运动员筛查发现男运动员整体动作模式要低于女运动员,这一结果一方面体现在性别差异上。女生在下肢及膝髋部有较好的灵活性与柔韧性,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女运动员仅仅在主动直膝抬腿上与深蹲测试上分数领先较多而其他项目均不如男生。男生柔韧相对较差,然而在现代跆拳道比赛中没有很好的柔韧性很难在比赛中击头取胜,好的柔韧性与灵活性能加大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动作限制。这一结果提示我们男运动员在训练力量与速度的同时发展下肢柔韧与灵活性才会使我们的竞技水平事半功倍。本研究对不同级别跆拳道运动员动能动作筛查发现小级别运动员整体测试得分高于大级别运动员。大级别运动员仅在躯干稳定性测试高于小级别,其他项目均低于小级别运动员,小级别在灵活性与柔韧性上有较多优势。跆拳道作为一项重竞技项目,无论是小级别还是大级别,较高的身体灵活性与稳定性都是至关重要和对立统一的,所以也提示我们的教练员大级别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4 结论

(1)从问卷调查得出新疆师范大学跆拳道队队员全部存在运动损伤,并且损伤大部分发生在训练期间;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足、膝以及腰部居多;损伤原因主要以带伤带病坚持训练为首,其次是激烈比赛,可以得出跆拳道队损伤问题不容乐观。(2)从数据整体结果可以看出,此次筛查跆拳道运动员功能动作得分趋于良好,肩部灵活性得分最高,但是个别项目测试得分偏低,如转动稳定性测试以及过栏架步。不排除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3)通过不同运动等级筛查结果发现一级运动员比二级运动员整体得分高,主要在深蹲、跨栏步等项目,二级运动员在肩关节灵活性尚略高于一级运动员。女性运动员测试平均成绩高于男性运动员0.73分,女性运动员整体动作质量好于男生,男生在前后分腿蹲测试、肩部灵活性测试、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及旋转稳定性均略高。在大小级别测试中,小级别整体灵活性好于大级别,大级别在核心稳定与力量好于小级别。在对不同训练年限筛查相关性分析得出七年以上训练年限与七年以下训练年限的测试结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猜你喜欢

栏架灵活性跆拳道
利用栏架提高立定跳远学练效果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嘻哈跆拳道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巧用废旧羽毛球筒制作简易跨栏架
巧制跨栏架
关于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