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0-11-23李长玖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2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教学资源

李长玖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物理的教学理念、方法与目标都经历着不断地完善与更新,其中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加轻松且更有效率地学习理解知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进行简单探究,意在顺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大方向,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视频演示;微课教学;教学资源

近年来信息技术业飞速发展,国家开始大力倡导教育信息化,在此之后,各校开始大规模普及网络多媒体从而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但在当前,仍有部分教师继续秉持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依旧存在,这对于学生未来学习极为不利。为此当务之急是探索一条符合新时代下学生学习特点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这对于学生高效率学习以及未来致胜高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趣味视频演示,构建课堂情境

高中学段下的学生要想制胜物理这门学科,需要长期坚定的学习动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信念,但是在高中学段下,各科教学内容都非常多,学生难免出现烦躁与抵触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来构建一个轻松趣味的课堂情境,既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的压力,也便于学生快速理解所学知识,而网络视频演示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经。

教师在借助网络多媒体构建课堂情境时,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而非盲目地使用,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比如,当教师讲到人教版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一部分内容时,由于书本上的内容知识都是图画的形式,有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来播放一段如小球从桌上滚落、子弹朝水平方向打出的贴近日常生活的平抛运动的视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放慢速度让学生清楚地观看物体做平抛运动时的运动轨迹,从而为后续的深入教学奠定基础。再如,当教师讲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部分内容时,需涉及到“回旋加速器”,但是有很多学生难以依靠课本內容理解其工作原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播放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的视频,让学生简单轻松地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借助视频演示首先可以非常容易地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知识搞清楚,其次在这个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显著提升,还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巧用微课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高中学段下的物理知识结构庞大,知识体系错综复杂,且重难点众多,各类题型也是千变万化,这对于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微课教学是帮助学生克服上述问题的有效途经,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攻克物理重难点的重要法宝,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将重点题型、易错易混知识学懂,再经过合理的练习便能够轻松理解,活学活用。

网络飞速发展为教育事业增添了非常多的便利,其中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与丰富性便足以让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受益。比如,当教师讲到人教版“机械能守恒”一部分内容时,针对其中的“动能定理”常有学生难以理解,且该部分内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中公认的重点与难点,如果学生反复在此部分出问题,那么教师便可以在网上搜索关于该部分的优秀教学视频,在课上可以让学生观看,在课下可以让学生复习,在短短几分钟的讲解后,学生便会茅塞顿开。类似地针对一些重点的题型、常考题型,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与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微课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上,在课下教师同样可以将视频发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观看学习,这既可以节省课上时间,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复习,一举多得。综上,微课教学是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的良药,教师应该合理科学的应用,定能够释放出明显成效。

三、整合教学资源,提高综合能力

上文提到,高中学段下的物理知识结构错综复杂,因此需要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将所学内容分门别类后找到其中的联系与区别,方能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而信息技术正是帮助学生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最典型的一种方式便是制作思维导图,即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快速地整合教学资源,制作思维导图,以梳理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中学段下的物理教学,思维导图必不可少,因为整个教学内容中有太多的相似易混知识点,若不能将其深入理解,很容易在后续的学习中屡屡犯错。同时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都已明确,但是实际应用效果一般,因为很多教师都是在黑板上带领学生去写,这样效果好但是效率低,因此很多教师的应用频率较低,而信息技术刚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比如,当教师讲到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力”一部分内容时,针对“重力、摩擦力、弹力”这三种力,很多学生总是很难明确出三者间区别与联系,在做受力分析时屡屡出错,这时教师便可以事先做好一个关于该部分内容的详细思维导图,之后在课上通过问题引导的形式一条条地将其展示给学生,整个过程学生都会跟着教师思考,之后教师在课下把思维导图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独立地画到课本上。整个过程首先节省了大量时间,其次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了该部分内容,理清了学习思路,最后学生可以随时翻看回顾复习,有效巩固基础。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顺应新时代下国家发展趋势的科学教学方法,也是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正确教学方法,但它仍需要教师合理正确地利用方能释放明显成效。为此本文提出了三点策略,即视频演示、微课教学、整合资源,教师在利用上述方法时,需要结合自身所带学生实际情况去改进与完善,方能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全面彰显。

参考文献:

[1]陈康生.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设计[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30.

[2]杨晓存. 高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24-125.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高职教学翻转课堂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初中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