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

2020-11-23任宗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2期
关键词:发现观察爱心

任宗美

摘  要: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個永恒话题。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爱心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心”行为教育,把“爱心”行为教育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当中去,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自己如何付出爱,以及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使其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关键词:爱心;培养;观察;发现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在幼儿园生活过程中,作为教师更应当与幼儿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幼儿教育注重幼儿对周围人和事的友爱情感的培养与教育,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做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来帮助幼儿学会来关爱别人呢?在此,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以及想法。

一、树立孩子的爱心意识

我班共有48名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中得到来自家庭、亲友、老师等多方的关怀、照顾与保护,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似的。长期以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致他们一直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做什么事情只知道自己高兴,从来不会去关注别人的想法,更别说去顾及别人的感受、去关爱别人了。我认为树立幼儿的爱心意识是关键。

(一)讲故事。孩子年纪虽小,但好坏是分得清的。为了树立孩子正确分辩事物的是与非,幼儿童话故事是最好的教材。听故事是孩子喜欢的一个事。于是,每天饭后、睡前我都会给孩子讲几个小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孩子感爱童话故事的美,懂得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学会去关爱故事中的小主人,说说自己想怎样去帮助。引导孩子去关心自己身边的小朋友,为小朋友献上一份自己的爱心。

(二)观看故事片、动画片。活动课时间给幼儿播放一些有关爱心方面的故事片、动画片。让幼儿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爱心。

二、开展爱心大讨论主题活动

(一)利用编排故事,演故事。进行爱心的升华。我班开展了“谁对谁不对”“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会礼貌朋友多”“假如我是他”“关心朋友故事多”“他怎么了”“齐心合作力量大”“谁有困难我来帮”等小故事的编排。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的展现,幼儿在故事表演中,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幼儿关爱他人的不同情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爱的放大镜。让幼儿说说自己在家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爱,自己给别人奉献了什么样的爱,把幼儿释放的爱心放大,让幼儿感受到给人爱心的同时,自己是很快乐的。

三、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幼儿在幼儿友爱情感形成中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利用榜样对幼儿进行教育,能将抽象的道德意识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幼儿易于接受,所以我们首先从自身入手,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幼儿,不失时机地向他们进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教育。记得有一次,我班的蒙小灿在起床时拉肚子,没来得及上厕所,结果拉裤子了。小朋友纷纷喊起来“真恶心!”“臭死了”,小朋友捂着鼻子来找我,我看到他在小朋友的哄笑下急哭了。于是我赶忙走过去亲切地问:“怎么了,拉肚子了是吗?不要紧,我来帮你洗干净。”我把他拉到卫生间帮他洗干净,换上了干净的裤子。小朋友们还在讨论。看到我们出来,问我:“老师,你不怕臭吗?”我对小朋友说:“他又不是故意的,拉肚子了才这样,小朋友想想,平常你们不是也拉过肚子吗?很难受呢!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听我这么说,孩子们不再说他了。还主动帮忙倒水,还有的说要帮他揉肚子呢。我表扬了孩子们的做法。并说:“当一个人不舒服时,我们应该像现在一样去关心爱护他。”后来,如果有小朋友摔跤或者不舒服时,总会有好些小朋友跑过去帮助他、关心他。

四、给孩子提供释放爱心的机会

在幼儿心中有着天空般的爱。只要我们给予他们机会,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幼儿的爱是那么的无私与天真无邪。这种爱会让人感动一生的。

我班的凳子坏了,我找来锤子、钉子,准备修理。孩子们由于好奇心的驱使,都围着我问这问那的。不知道我准备想做什么。这时我灵机一动,想,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吗?我得看看这些孩子会不会关心老师。我故意扬锤准备钉,装着不上心要砸到手的样子。就在这时,孩子们同时叫住了我:“老师,小心你的手。”就这么一句话,它让我感动到现在,我觉得孩子们太可爱了。谁说他们不懂得关爱?只是我们不去发现罢了。另我想不到的事还有很多:

有一天,朋友的孩子临时寄托给我。这孩子比我们班的孩子小一些。在我们班的孩子眼里,他就是小弟弟。当我把他介绍完后,还没等我发话,我班的小朋友已经把他全面包围了。大家纷纷把自己好玩的东西送他玩。他走到哪儿都有小朋友跟着,我在一边观察发现,几个小朋友一直用手护着他。生怕他被别人碰到了一样。午休时他由于离开妈妈,不愿睡,有点闹情绪,好不容易才睡着。起床的时间到了。有几个小朋友抬起小头袋问我:“老师,小弟弟醒了吗?”我怕把他吵醒,连忙把手放到嘴边做了一个小声点的动作。他们一个跟一个小声说:“小声点,别把小弟弟吵醒了。”接下来40多人起床居然没弄出多少声音来。要在平时教室都要垮了。看看孩子们一个个猫着腰,掂着脚走出睡房的样子,真是棒极了。他们把自己对别人的那份爱心表现得是如此的可爱至极。这时我觉得孩子们好像长大了。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个人最初都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心”行为教育,把“爱心”行为教育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自己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理解、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表现自己的爱心,让幼儿知道奉献爱心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会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将使幼儿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猜你喜欢

发现观察爱心
爱心树(下)
爱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