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2020-11-23王隽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2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教学思考新课标

王隽琛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数数学教学要重视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采用问题或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之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则做好引导、点拨和总结评价,从而发挥主导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线段的奥秘》为例进行了具体呈现。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主体地位;教学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作一简要探讨,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意义与基本途径

所谓课堂主体地位,通俗来理解即为“课堂主角”之意,此概念是在新课程背景下逐渐深入人心并引发广泛重视的,其主要意义即在于革除传统讲授式教学灌输色彩浓厚的弊端,明确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尽管在应试教育体制背景下,传统讲授式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便于教师把控课堂,易于落实,知识传授效率高,有利于升学率),但此种模式下的课堂未免呆板沉闷,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其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势在必行。至于其基本的实施途径,课标中实际上亦有所指出,即“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进一步而言,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采用问题或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之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则做好引导、点拨和总结评价,从而发挥主导作用。具体的落实当然须视教学内容的特点而定,但这样的基本途径是应当遵循的。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对此加以具体体会。

二、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

——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线段的奥秘》为例

这里拟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线段的奥秘》为例,三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而且也对未知事物有着较强烈的探索兴趣,而本节内容难度适中,又有着较大的探索空间和价值,因此可以算是相当典型的案例。本课教学的主要环节即为“探索规律,发现奥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主获得结论,其主要过程简示如下:

(一)动手实践,积极探究

1.三个端点

(1)摆图形,数端点。

(2)数线段,两看法。

(3)列算式,说意义。

(4)小结:一条线段再加一条线段,不等于两条线段,研究发现数线段里头藏有奥秘。

本步的设计主要探索“数线段里头有没有奥秘”这一问题,通过研究一条线段再加一条线段(即两条线段拼在一起),其不等于两条线段,而是含有3条线段,由此引发学生思考,数线段里头的确是有奥秘的,而欲知晓奥秘是什么,则须进入下一步的探索。

2.四个端点

(1)摆图形,数端点。

(2)数线段,列算式。

(3)看算式,说意义。

(4)小结:在图形的世界里,一条线段再加一条线段公然不等于两条线段,两条线段再加一条线段,也不等于3条线段,那想知道到底这个线段里头蕴含着怎样的奥秘,还需要继续探索。

3.五个端点

(1)摆图形,数端点。

(2)自主学习:在学习单上数线段并列出算式。

(3)全班交流。

在该步中,主要围绕“数线段的奥秘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探索。通过研究2+1及3+1条线段组合起来的新图形里头的线段条数,列出算式,为下一步的观察规律作铺垫。

4.观察规律

(1)观察:观察3个图形中的线段和算式,找算式与端点之间的关系。

(2)讨论:①同桌讨论;②代表汇报交流。

(3)拓展:端点数为10,算式怎么列?端点数为100呢?

在这一步中,继续围绕“数线段的奥秘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探索。通过观察端点数与算式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奥秘”,奥秘一即算式都是倒着加的;奥秘二即每个算式最大的数,都是段点数减去1。

(二)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有没有奥秘?

2.奥秘有哪些?

3.你还能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吗?

4.谈谈你对数学的感受。

在该步中,针对课堂伊始提出的四个问题一一作解答,并簡单地进行回顾总结,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促进其对知识的内化。

可以看到,上述的教学过程与传统讲授模式下那种“一切都由教师讲出来告诉学生”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于连示范也都让学生自己动手,而教师则只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在必要时加以指导和点拨,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并拓展延伸。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从而很好地彰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意义与基本途径,并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线段的奥秘》为例进行了具体呈现。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以更好地落实新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本文一己浅见,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郑德海.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的策略[J]. 读写算:教师版,2016(46):64-64.

[2]张晓瑛,王丽萍.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的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6(014):56-58.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教学思考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