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第一本外国教育杂志

2020-11-23顾明远

中国教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研究室研究所动态

顾明远

1964年9月,教育系大部分师生到河北参加“四清”运动一年。我因体检发现肺炎,需休息。教育系主任于陆琳说,就去筹备《外国教育动态》吧,又派黄菊美协助我。

此前,1961年教育系在翻译室基础上,成立了外国教育研究室。把懂外语的部分老师调到该室,包括迟恩莲、周蕖。欧阳湘任主任、符娟明任副主任兼支部书记。

1965年9月,由国务院外事办批准,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成立了四十多个外国问题研究机构。我校建外国教育研究室、苏联哲学研究室、苏联文学研究室、美国经济研究室。外国教育研究室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应届毕业生宋文宝、黄丽珠、林冰等分配加入。年底,四个研究室合并为外国问题研究所,独立建制。党委副书记谢芳春任所长,刘宁和我任副所长(兼),毕淑芝任直属支部书记。

当时中宣部提出,要为地区一级干部了解外国教育办一个内部刊物:《外国教育动态》。为了正确引导,每篇文章前都要拟有编者按语。按语和选稿要送中宣部教育处审查。自1965年秋天开始出版试刊,至“文化大革命”前共出试刊2期,正刊3期。“文化大革命”中停刊。

1979年1月,撤销外国问题研究所建制,成立外国教育研究所,我兼任所长,毕淑芝为书记。改革开放以后,大家迫切要求了解国外教育发展的情况和经验。为了促进《外国教育动态》的复刊,我就给当时国务院主管科教的方毅副总理写了一封信,说明《外国教育动态》的背景,希望《外国教育动态》能早日复刊,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方毅同志很快就批准同意。于是《外国教育动态》在1980年正式复刊,为此,我特地请了赵朴初先生题了刊名。

《外国教育动态》的出版遇到了许多困难。因为没有经费支持,许多出版社都不愿意接受。后来通过翻译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与天津教育出版社建立了良好关系,他们同意出版。当时对编辑方针上又有了争论,我们希望全面介绍发达国家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急需人才,恢复高等教育的秩序,培养专门人才是当时的重点。但是出版社从发行的角度考虑,希望内容以中小学教育为主。经过双方磨合,两者兼顾,在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两年,最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接手。

那时编辑条件很艰苦,没有电子设备,送稿校对都需要编辑亲自到天津去。开始时除由邮局发行外,还自我发行,每期出版,研究所的同志都全体上阵,大家动手打包再送邮局寄出。1992年改为比较教育研究会会刊,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从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又把64页增加到112页。2012年得到社科基金首批学术期刊资助。

我一直认为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首先要把资料工作搞好。外国教育研究所订有许多外文报刊杂志,我们就大家分工,每人负责几份报纸和杂志,把主要文章做成卡片,每个月集体交流一次。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20世纪90年代初。

我一直擔任《外国教育动态》(现《比较教育研究》)主编,宋文宝任副主编,后来又调来况平和任编辑。宋文宝退休后由曲恒昌任副主编、执行主编,直至2015年,后由鲍东明任执行主编。当初《外国教育动态》编辑要经过集体审稿选稿。作者投来的稿子,要经过我和周蕖、曲恒昌、曾昭耀等初选,认为可采用或修改后可用的再交宋文宝、况平和去编辑处理。此项工作在我任副校长期间也没有中断过。不幸的是,曲恒昌教授于2020年1月23日去世,他对《比较教育研究》作出的贡献,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2020年是《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动态》)创刊55周年。经过比较教育界同人的支持、编辑部的努力,已经成为比较有影响的刊物,为我国教育界了解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向、培养青年学者提供了资源。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研究室研究所动态
中小学书法课程研究所书法作品选登
金块藏匿在哪儿
昆虫也会便便吗?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基层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改革走向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上海党史报刊社表彰一批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雕塑动态
“有了青年团,工作容易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