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纾困路径初探

2020-11-23吕国富

中国教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培训专业

吕国富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合格人才的培养,关键取决于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同视角与共识

1.基于两个层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及运用

首先,宏观层面,主要集中于教师教育制度、环境和政策,侧重于和制度以及体系相关的外在表现,以及可以有效推动教师成长、职业成熟的相关教育培训理论,突出强调教师职业以及教育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

其次,微观层面,主要侧重于个体由普通人员进阶至专业人员的过程,包括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在结构的更新与丰富)、从职前教育开始的整个教学职业生涯。主要依托教师内在专业素养,包括职业的专门规范以及意识的养成和完善。

2.我国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结构模型

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素养的提升分为两大维度。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有的侧重于“教”,有的侧重于结构,有的则侧重于理念、知识、能力。总的来说,从知、情、意三个范畴进行个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这种观点占有很大的比例。知、情、意包括个体专业知识的提升、专业技能的纯熟和专业情意的健全。其中个体专业知识包括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和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主要为将知识细化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一般知识和实践知识等。

针对专业标准构成要素及相关特征存在的不同见解,如郑肇祯认为,对于工作者而言,应当拥有一定的决策自由权,这样才能够有效应对常规以外的事态。

目前,学界普遍更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方面的研究,探讨“专业自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者针对当前教师专业权利缺乏的现象而展开成因分析。

3.教师专业发展的范畴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离不开学校这一载体,同时受外界环境影响,教师能主动改造环境,调整自我适应环境。

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师为主体,其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重要作用。本质上说,教师是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实现专业角色,从新手发展到专家。

二、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地位

1.西部教师专业发展是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

让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提升西部教育水平,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从根本上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因此,西部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西部教师队伍存在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等不合理问题。对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东西部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重要意义。

2.西部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尽管对西部薄弱学校进行改造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东西部地区教育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方面,根本上还是“人”的因素。

因此,加大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力度和提升西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才能实现软硬件整体均衡,而不是表象的、外在的均衡。

三、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1.资源配置均衡性与适切性较低

由于历史、地理条件、文化环境等原因,东西部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和适切性差距较大。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地教育经费差别不大,但是在生师比方面差距非常明显。这引起的结果就是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的贵州的教师要承担北京地区教师3倍以上的工作量。

2.相关者的认知度和策略性滞后

东西部城乡差距和文化传统差距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影响。城乡差距的影响,例如,2019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贵州省的3.32倍,云贵等省城乡收入比差距超过3倍。受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东部最先接觸先进理念和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影响受西方文化元素影响大,而西部相对稳定,受影响小。

3.自身对专业发展的能动性与超越性比较缓弱

首先,待遇偏低。例如,2019年,北京教师平均工资为161029元,贵州教师为84484元,相差1.9倍,而贵州教师的工作量基本是北京教师的3倍。其次,工作压力大。此外,由于教师入职条件统一要求,西部地区近年教师学历水平提高快,但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提升相对复杂和缓慢,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基于以上三点,西部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和超越性相对缓弱。

四、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纾困路径

1.优化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资源配置

(1)资源条件是教师学习的客观前提

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资源可以从教师学习的方式循迹。教师学习可以分为外部学习和内部学习。外部学习包括专家讲座、教研活动、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外出进修等。内部学习则主要指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阅读、研究等。东部地区教师无论是专家讲座,还是教师培训、外出进修的机会都相当多;而西部地区教师接受以上培训的机会并不多,许多培训的对象都是骨干教师、校(园)长,然后要依靠他们进行二级培训。

基于以上两方面,首先,我们需要丰富外部学习资源,增加教育经费(专家讲座费、教师参与“国语计划”、教研和外出进修产生的费用)。以我校为例,近年来我校承担了部分“国培计划”的任务,获批了培训经费,我们利用这些经费邀请东部地区的教育名家前来授课、培训,极大丰富了当地教师、教育管理者的知识。

其次,针对内部学习,需要改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条件,硬件设施如图书馆、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等,软件设施如电子文献资源、网络办公和教学资源等。尤其是经过此次疫情,相信西部地区的教师会对电子信息教育资源和信息化软件的学习和应用有新的认识和探讨。

(2)资源配置的现实情况

表2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年度教育经费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7年,东西部教育经费都在明显增加。但是,西部各省平均教育经费都只是东部各省平均教育经费的约一半。这说明,东西部教育经费投入失衡,相应的硬件设施和电子数据资源配置也随之失衡。

2.提升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认知水平和策略优化

(1)加强政策制定者对不同类型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了解

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应当具备教师专业发展调研能力,将决策建立在对当地教师發展的需求调研上,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不同,按需提供学习资源,做到“按需施策”。

(2)开展管理者对不同类型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认知培训

管理者加深对不同学科发展特点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况制定不同考核标准,在教师评价上做到“分类评价”。

3.提升西部教师专业发展评估考核权重

考核评价要有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将西部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构成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纳入教师职称评聘考核,提高西部教师群体自我认知、自我诊断以及自我调控水平,充分发挥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要建立西部教师专业发展评估考核体系,加强和改进对西部教育管理部门的专项评估,建立和完善对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制度体系,并提升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评估、教师评价中的考核权重,形成有利于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4.增强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

(1)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该针对教师的不同职业发展阶段需求和教师实际,帮助教师制订科学化、个性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学校根据教师特点、性格、兴趣及需求,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制订自我发展计划;学校针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需求,帮助不同教龄、不同年龄的教师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及时跟踪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施状况,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了解教师遇到的困难并及时解决。

(2)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培训体系是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构建全面、完整的西部教师培训体系,确立西部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设目标;确定西部教师专业培训体系中的主体;确保西部教师专业培训的质量。

总之,我们要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明道之人传道,才能进一步实现西部教师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的提升。

(作者系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会议·培训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