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体系研究

2020-11-23狄芝帆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科服务嵌入式高校图书馆

狄芝帆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

摘 要: 嵌入式学科服务体系基于高校师生教学、研究的现时和潜在需求,根据师生不同阶段的教学和研究行为,通过嵌入式服务形式,为他们提供专业、即时的学科服务。文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内容,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0)10-0069-02

1 嵌入式学科服务理念及原则

1.1 “嵌入式”概念及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嵌入式”起初是IT行业的重要概念。嵌入首先出现在计算机微处理器中,其主要应用是使计算机脱离原来的形态与功能,并嵌入一个对象体系中,形成通用计算机系统以外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目前人们使用的手机、提款机及智能支付工具等都应用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到了21世纪,“嵌入式”作为一种理念被应用在新闻报道、图书情报等多个领域。目前,图书馆领域强调以“嵌入”的形式要求图书馆员深入读者群体,发现和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网络技术嵌入读者的整个阅读过程,为他们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服务。“嵌入式”理念的优势在于能够将用户所需要的功能集成到实用场景中,为读者提供全天候的高质量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本质是新的读者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其实施的核心环节在于融入读者的信息环境,将读者作为服务的主体,根据图书馆在信息获取、筛选、整合、分析方面的优势,通过读者学科客体获取信息资源,将现有水平的读者服务延伸至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够清晰地揭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采用恰当的途径将读者服务整合嵌入他们的信息环境中,提升图书馆在科研活动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1.2 “嵌入式”理念在学科服务中的使用原则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用“嵌入式”理念促进学科服务的发展应遵循适需性原则,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为在校师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料支持。如果高校图书馆的一线馆员仅仅为了工作任务深入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研究,通过信息推送的方式向师生推送不符合其需求的学科服务,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为他们的学习工作带来困扰,更有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这个层面进行分析,图书馆既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师生的切实需求,又要精准把握读者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潜在需求,只有如此,“嵌入式”理念才能在教学和研究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其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应用“嵌入式”理念应把握适时原则,即在契合教学需求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时机为师生提供即时服务,如果在学科服务过程中出现处理周期过长等问题,则会给学科服务带来负面影响。再次,图书馆应用“嵌入式”理念还应把握适地原则,即一线馆员要将调查嵌入教学、科研的整个过程中,真正做到融入全过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变革,因此,馆员应充分利用智能终端,同步学习和参与教学过程、科研过程和学术会议过程,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学科前沿,掌握最新、最全的学科文献资料。

2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内容

2.1 基于教师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内容

高校教师承担的任务包含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对于教师的教学任务而言,嵌入式学科服务要为教师推送与学科相关的馆藏资源参考书目,并建立对应的课程导航库,收集和整理精品网络资源,制作对应的PPT、MOOC课程等,协助教师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此外,嵌入式学科服务还能为教师推送学科前沿文献、获取途径及检索技巧等,大幅提升教学效果。对于教师的科研需求而言,嵌入式学科服务会根据教师科研需求购置对应的数据库,并对获取的资源进行初步整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和网站进行归类,建立校内学术资源动态链接和导航 。

2.2 基于学生的嵌入式学科服务

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嵌入式学科服务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和学习,能够提升学生在图书馆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在学生的科研过程中,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够协同校外企事业单位为学生的课程及毕业选题提供广泛的选题空间,同时也有助于将各个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传递给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在学生的论文撰写期间,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毕业论文开题之后,图书馆可以提供学科培训服务,对学生开展系统性的中外文献资料检索培训,协助学生精准查找学科资料,丰富毕业论文的内容,提升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3.1  引入学科服务“嵌入”理念,培养专业队伍

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体系建设应因校制宜,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其他图书馆的模式,形成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狭隘理解。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学校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图书馆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差别也很大。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建设应全面认识学科服务的内涵、内容和目标,避免模式僵化。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实施高效学科服务的人才基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建设需要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素质和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素质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考虑招聘兼职教师、专业优秀生等共同参与,提升馆员的综合能力和学科服务质量。

3.2 引进协同机制,加强信息联动

学科服务属于知识创新中较为深层次的服务,其服务特征包括复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日益丰富,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日益增多,图书馆学科服务与读者需求之间的供求关系日益紧张,矛盾逐渐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学科馆员或某一家图书馆促进整体学科服务的提升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图书馆在学科服务过程中引入协同机制十分必要。目前很多著名院校之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院校之間基于协同合作理念,采取了“院系—学科分管—部门”相互协作的运作模式,广泛开展与社会机构的协作,全面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与师生建立对应的密切互动关系,目前,一些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师生到馆率较低,对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容和流程不甚了解,对图书馆所能提供的帮助持不认可态度。因此,图书馆要想建立与读者的信息联动关系,就必须加强学科服务宣传,鼓励师生进馆、馆员出馆,相互融合,让师生真正认识和了解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容、能力和形式等。

猜你喜欢

学科服务嵌入式高校图书馆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研究
嵌入式组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