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库系列丛书所收黄河著述考论

2020-11-23段志鹏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10期

段志鹏

关键词: 四库系列丛书;四库系列书目;四库全书总目;黄河著述;黄河文献

摘 要: 为补清修《四库全书》之不足,我国在世纪之交出版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等多部四库类丛书。这些丛书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方式收录典籍,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四库丛书体系。以黄河著述为例,四库系列丛书收录了大量优秀典籍,各丛书在收录标准及部类划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对四库系列丛书所收黄河著述进行整合考论,既有助于四库系列丛书的文献价值研究,又能够系统研究中国古代黄河著述,更加全面地阐释黄河著述的价值,为实现我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史料支持。

中图分类号:G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0)10-0002-04

近年来,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阐释、黄河文献整理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1]2020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并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整合我国古代有关黄河的优秀文化典籍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黄河文献,阐释黄河文化,为黄河流域重大国家战略发展提供史料支持。

四库系列丛书是指在清代乾隆朝编纂《四库全书》之后,学人们又陆续编纂形成与其相关联的多部丛书。四库系列丛书共计有八部,可以将其划分为“著录”“存目”“禁毁”“续补”四类。“著录类”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简称《荟要》);“存目类”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简称《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简称《存目补编》),“禁毁类”有《四库禁毁书丛刊》(简称《禁毁丛刊》)、《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简称《禁毁补编》);“续补类”有《四库未收书辑刊》(简称《未收辑刊》)、《续修四库全书》(简称《续四库》)。四库系列丛书收录典籍众多,文献检阅及使用不便,需借助丛书目录查找某部图书以及了解图书内容,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一一核对原书,以免产生书目收录而丛书未收录或书目提要并不准确等问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古代各类典籍中,内容涉及黄河者不计其数。这些文献无论文本体量大小、文献形态如何,都可以被称作黄河文献,而其中以黄河文献为文本主体的专门著述则可以被称为黄河著述。牛建强、杜明鑫在《先贤智慧:黄河文献的治河价值》一文中提到:“据不完全统计,流传至今的水利典籍有200多种与黄河相关,以研究黄河为内容的专门著述也有数百种。”[3]这里所说的专门著述即水利典籍类黄河著述。以《四库全书》为例,经史子集四部中都收录有黄河文献,但黄河著述则集中于史部。例如,“经部·书类”中与《禹贡》有关的各类文献,内容涉及黄河者都可以被归入黄河文献范畴;“子部”中的黄河文献主要集中于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等部分;“集部”中有关黄河的诗文文献更是数不胜数。同时,在“史部”所收各类著述中,正史类著述中的“河渠志”、地理类著述中的“水经”等文本中都包含有大量的黄河文献。但上述黄河文献大多零散分布在各类著述之中,都不是以黄河文献为主体的专门著述,并不能被归入黄河著述的研究范畴之内。

1 四库系列丛书所收黄河著述统计分析

笔者对四库系列丛书所收黄河著述进行了统计,详见表1。在 四库系列八部丛书中,共有五部丛书收录有黄河著述三十三部。其中,《荟要》及“禁毁类”丛书未收录黄河著述;《四库全书》收录八部,“存目类”丛书收录十二部,“续补类”丛书收录十三部。这些著述全部归属于史部,其中“诏令奏议类”五部,“地理类”二十三部,“政书类”五部。相关著述作者(及编者)共计二十八人,年代集中在元明清三代。著述内容主要包含黄河治理、河道变迁、黄河史、河源考等方面,总的来说,四库系列丛书所收黄河著述基本都属于治河文献的范畴。

在著述版本方面,四库系列丛书都标明了版本来源。《四库全书》所收八部著述的版本来源分为地方藏书家进献、地方官员采进、永乐大典辑佚、敕撰、内廷藏本等五种情况。“存目类”丛书与“续补类”丛书都是当代编选的大型四库类丛书,各丛书所收黄河著述的底本一般都来自各地的图书馆。因此,各丛书在注明其所收著述版本的同时,还尽可能标明该版本现在的存藏地点。

在同一著述的版本收录方面,相同著述在不同丛书中存在重复收录现象。例如,同一版本的《河防述略》被《存目丛书》和《续四库》同时收录,不同版本的《河纪》《河防刍议》同时被《存目丛书》和《续四库》收录。

2 考论

2.1 丛书未收黄河著述

《荟要》的编纂原因是“第《全书》卷帙浩如烟海,……检玩为难,……着于《全书》中撷其菁华,缮为《荟要》”[4],表明乾隆发起编纂这套丛书的原因是在《四库全书》纂修之初自感年事已高,想要尽快看到一套能够供其随时检阅的丛书。而黄河著 述则是实用功能较强的专业类图书,并不符合《荟要》的选录条件。《四库全书》编纂之初并未明确传达清廷禁毁图书的意图,直到乾隆传谕四库馆臣:“第其中有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自当在销毁之例。……乃托名胜国,妄肆狂狺,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5],禁毁图书一事才成为朝廷明令,并制定了具体的判断标准。禁毁图书分为两种情况:一则因“抵触本朝”而“文献内容违碍”,一则是作者“其人实不足齿”而“因人废书”。而黄河著述与清廷并无抵触之处,且能够为其治理国家提供帮助,黄河著述的作者也多是水利相关官员。因此,无论是“文献内容违碍”还是“因人废书”的两条禁毁依据,都与黄河著述无关。

2.2 丛书与书目所载黄河著述存在差异

2.2.1  “存目类”丛书及其对应书目在收录黄河著述的数目上存在差异。“存目类”丛书所收著述主要参考《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存目”书目,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许多《总目》所列著述未被收入丛书,如《存目补编·编辑例言》所说:“当时引为憾事的,是有二百余种已经查明藏所的存目书,由于篇幅、财力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未能编入”[6],因此为补《存目丛书》之缺憾而出版了《存目补编》,但两套丛书所收著述数量仍然少于《总目》所载。以《总目》所载黄河著述未被收入丛书者为例,《治河通考》后应有《两河管见》《治水或问》等书,《西渎大河志》前应有《黄河图议》《治河管见》等书。

2.2.2 著述题名差异。例如,《存目丛书》所收《历代河渠考》在《总目》中名作《明代河渠考》,《介石堂水鉴》在《总目》中名作《水鉴》。由于《四库全书》纂修过程中会对著述题名进行校改,如将万斯同所作“历代”改为“明代”,同时《总目》对于“存目類”著述仅录其书名并撰写提要,而《存目丛书》收书则据原版影印,因此相关著述具体的书名应以《存目丛书》为准。

2.3 四库系列丛书存在文献内容重复现象

《四库全书》所收《两河经略》与《河防一览》都是潘季驯所作,《总目》提要:“汇集前后章奏及诸人赠言,纂成一书,名塞断大工录。既而以其犹未赅备,复加增削,辑为是编”[7],也就是说后者文献内容包含前者及其他文献,继而重新整合体例编纂成书。《总目》同时收录两书是因为两书体例不同且已分别成书,将两书同时收录不仅可以保存书籍原有体例,而且便于分别著录于不同的小类。还有另一种情况,即《续四库》所收《天一遗书》的大部分文献内容(《河防述言》)已附于《四库全书》所收的《治河奏绩书》,此类情况属于附录文献后独立成书。

2.4 各丛书所 收黄河著述的部类归属

部分黄河著述由“地理类”转换至“政书类”,如陈潢《天一遗书》在《续四库》中被列入“政书类”,而该书的大部分内容都附于 靳辅的《治河奏绩书》中,被《四库全书》列入“地理类”中,这是由于目录学的发展所造成的。《未收书·首卷·目录索引》指出:“国学大师们认为‘四库全书总目·政书类的内涵不甚明确,亦不适应清中叶以来政治社会变化的需求,故重新界定了“政书类”的内涵。‘政书类·序:‘政治典章,随时代为转移,亦由疏阔而臻于缛密者,因革弛张,备称纷纭。”[8]目录学随时代变迁而发展,黄河著述在不同丛书中的分类差异,正是目录学发展演变的一个具体例证。

3 文献价值

3.1 四库系列丛书的文献价值

3.1.1 四库系列丛书之间的互补性。四库系列各部丛书对于同一类别著述的收录,在所收著述的成书时间、文本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区别。例如,“续补类”丛书所收著述的成书时间突破了清代乾隆朝的时间下限,收录了多部嘉庆、道光及光绪等朝的著述。在文本内容方面,不同丛书收书标准有所不同,所收著述的文献价值也都不同。

3.1.2 辑录专科丛书的文献史料价值。以黄河著述为例,各丛书所收著述不仅可以整合辑录为黄河著述专科丛书,供学者系统研究此类著述,还可以更好地发挥此类专科著述的社会功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治理等提供史料依据。

3.1.3 重新审视《总目》的文献批评价值。自《总目》修成以来,学界对《总目》将图书所作的“著录、存目、禁毁”分类多有争议。而在《存目丛书》纂成之后,学者得窥《总目》所分“存目类”著述之全貌,对《总目》所折射出的文献分类标准及批评取向多有不同意见。然而,以《总目》所载黄河著述为例,分别收入《四库全书》与《存目丛书》者其价值的确有着较大区别。以靳辅之书为例,《总目》提要:“故在事十年,具着成绩。诸疏并在集中,无不指陈原委,言之凿凿。至今论治河者犹称辅焉”[9],而且还与崔维雅的《河防刍议》形成对比,《总目》提要:“召(靳)辅与(崔)维雅廷辨。辅指列情形,具陈维雅剿袭之谬。维雅无以对,卒从辅议,而河患以息”[10]。是以《四库全书》收录靳辅两书,而将崔维雅的《河防刍议》列入存目类。系统考察靳辅与崔维雅之书可知《总目》所作分类与批评确属允当,可见当著述内容不涉及思想、政统等事时,《总目》对于各类著述的价值评定是十分准确的,此现象可为学界准确把握《总目》的文献批评价值提供新思路。

3.2 黄河著述的文献价值

3.2.1 黄河相关研究的史学价值。黄河著述中的河源考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黄河河道变迁、黄河水旱灾害等相关记载,为当下社会了解黄河历史提供了详实的史料。历代黄河著述反映了人们对于黄河的认知与解读,辅以各著述中所载的黄河图,使读者能够直观了解黄河的河道变迁历史。

3.2.2 治河理论总结及指导治河实践的价值。在四库系列丛书所收三十三部黄河著述中,大部分著述的内容是以治河文献为主,包括河源、河工、河图之类的著述也都与黄河治理息息相关。黄河著述中治河文献所占比例极高是由于黄河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一方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另一方面黄河水旱灾害给两岸居民带来了诸多磨难,因此治河成为黄河著述的重要内容。历代黄河著述为黄河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治河思想、治河方法、河工技术等方面的文献史料支持,对于当下的黄河综合防治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黄河著述在不同丛书中的收录以及部类归属的变化,为了解四库系列各部丛书的收书标准、各丛书相互关系、四部分类法下的部类转换以及目录学的发展提供了文献依据。《四库全书》在纂修过程中并未对黄河著述进行明显的禁毁,而是对相关著述进行了收集、分类、刊刻等,对黄河著述的保存与流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后所编纂的四库系列丛书则起到了进一步整合保护黄河著述的作用,为新时期黄河研究及黄河治理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史料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EB/OL].[2020-08-31].http:// www. gov.cn/xinwen/2019-09/19/content_5431299.htm.

[2]  中国网.政治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EB/OL].[2020-08-31] .http://  cppcc.china.com.cn/2020-08/31/content_76655714.htm.

[3] 牛建强,杜明鑫.先贤智慧:黄河文献的治河价值[N].黄河报,2019-12-03(04).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7.

[5][7][9][10]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3,612,501,654.

[6]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M].济南:齐鲁书社,2001:1.

[8]  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四库未收书辑刊[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

(编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