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0-11-23樊家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2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樊家华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的思想已逐渐渗透于课堂活动之中。语文作为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文化认知、素质培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运用手段,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目前,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大多采取语言“灌输”、模式套用的现象,并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这不仅影响学生主体的发展效果,还使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存在低效的学习效果。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育关键期,也是打牢学生根基、培养其综合能力的“黄金期”,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活动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课堂情境、问题環节、主体基础三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构建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同时,利用直观的课堂情境,还能帮助学生降低对语言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把握课堂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从而展开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信息和学情特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课堂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考虑到作者以秋天的菊花为导引,讲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态度转变的故事,为了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秋天里北海的菊花为场景,创设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对“我”与母亲看菊花的事情展开深度思考。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看到五彩斑斓的菊花景象,都被其深深吸引。这时,我引入“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到北海看菊花呢?”这一问题,让学生结合阅读信息与场景展开探索。学生听到问题后,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其中地原因。

二、设置问题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课堂问题的有效设置,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问题与学情相结合,合理进行延伸与拓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逻辑和认知效果,这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课堂问题,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锻炼其语言组织的能力,促进其全面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方式初步了解本篇文章的主体内容和中心思想,体会到白求恩医生的共产主义精神。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质量,我结合学生当前的学情发展,设置不同的课堂问题:①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的?其作用如何?②文章中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③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通过对课堂问题内容的灵活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文本信息的阅读质量,打牢学生的课堂基础。

三、注重主体基础,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因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难免存在一定认知差异的现象。这种差异现象,不仅影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把握效果和学习质量,还使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厌烦、自卑等不良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基础,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夯实每一位学生的语言基础,从而促进其学生整体水平的良性发展。

例如:在《植树的牧羊人》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化学情现象,我对此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打牢自身的学习基础,提高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同时,我还针对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发展情况,设置不同的探究问题,如“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屋间的环境?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牧羊人”怎样的性格特点?”“为什么牧羊人拒绝我帮他挑橡子?”等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开展,不仅能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还能以共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堂情境的创设、问题环节的设置、主体基础的培养,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语言能力得到提升,还使学生的主体感官和课堂体验得到加强,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同时,从学生的个体学习基础出发,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认知发育,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语言发展,夯实学生的发展基础,从而为学生的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毛艳.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J].教育,2017(1):86-86.

[2]窦有琛.关于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思路[J].魅力中国,2017(27):266-266.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