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究

2020-11-23陶庆庆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思维导图语文教学

陶庆庆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也颇下功夫。很多孩子从小学起,就会接触到大量的古诗词。但是,古诗词需要理解,死记硬背的办法不能助力学生感受诗句之美。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框架,将零散的内容化零为整,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古诗词的知识构架,从而更快捷地学习更多的古诗词。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

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之下,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在创新教学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教研。思维导图作为较新潮的方式,开始被引入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课堂。本篇文章将针对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进行简要说明。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程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进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同时也了解国家的历史、朝代的兴衰、以及不少仁人志士的内心世界等诸多方面。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小学生们在古诗词方面打好基础,也是费足了功夫。也正是由于古诗词如此的重要,导致了很多教师从一开始在思想观念上出现了偏颇。有些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让学生会背了再说,认为只要考试的时候能默写出来诗句,能翻译出来意思,就是真正学好了古诗词。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只要强制学生们背诵,学生很难从心灵深处创建起与作者的联结,无法理解古诗词中的深层次含义,更别提品读文字,培养自己对于文字的美感,强化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中,其大脑发育程度,就注定了他们无法迅速地对这种时代久远,又很难产生共鸣的古诗词文字产生兴趣。此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也会因为晦涩难懂的字词而犯愁,甚至会出现混淆古诗词的诗句内容、作者朝代等,导致脑海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宏观的思维体系。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付出行之有效的引导,来建立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如果只是机械地进行背诵,而放弃了深入领会古诗词背后的更深层次意义,就违背了教学要求中一开始开设古诗词的目的。

二、思维导图对小学生的优势

思维导图在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助力古诗词的学习。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内容整理合一,让学生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有秩序的方式,将古诗词对应的作者、作者背景、朝代背景、内容详情等知识点串联起来。并且,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任意方式来进行绘制。

不论是饼图还是枝状图,或者是图表的形式,只要能够帮助到学生加深课堂内容的记忆,都可以拿来用。思维导图充分体现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也体现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的思索。思索的内容也可以记录在思维导图中,方便日后复习。通过寻找不同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利用其关联性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大体框架,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宏观把控能力。

此外,思维导图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它与思维息息相关。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必定会进行一定的深入思考,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分析出课文知识的重难点。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以更高效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三、思维导图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一)整理诗词脉络

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对这首古诗词的内容进行熟悉。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分为三个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是在教学完成之后,需要学生能够掌握这节课中的重点字词,也能翻译出每一句话的意思。能力目标是在学生会熟练的诵读、背诵的基础上,去站在诗人的立场上思考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如何写出这首诗,学习诗人的思维,使其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情感目标,是需要学生去体味古诗词的美感,并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去加强自己品读文字的能力。例如,小学五年语文教材中需要学生们学习《山居秋暝》,就需要学生先大概了解这种诗讲的是什么,然后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感受诗人的文字之美,继而学习这种描写能力。

(二)创设情景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古诗词中不同的场景,通过简笔画的形式简单地呈现。在讲解的过程中,让乍一看稍显晦涩的古文语体,因为有了具体的画面感而不至于抽象。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给人物情景加上会话框,会话框中的内容是根据古诗词内容中的含义而设定。一方面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充实了思维导图的整体构架。完整的内容与情景创设拉近了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更有助于学习。

例如,小学五年语文教材中需要学生们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就描述了很多画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过着是图卡的形式,通过对不同画面的呈现,来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依照诗人的视野,去体会画面中的内容,从而理解诗人在创作这首古诗词时候的心理历程,从而充分地感受到《枫桥夜泊》的魅力所在。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十分便捷的工具,给予小学语文教学无限的可能性。它不仅包括了课堂上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还可以延展出更多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为知识的补充链接。当把这两部分内容绘制在一起的时候,一方面掌握了课本知识,一方面也掌握了迁移知识,充分地挖掘教材深入思考的过程当中,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亚芬. 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00(004):4-5.

[2]魏婷婷. 运用思维导图,联想活化学习——谈思维导图在低段语文学习中的运用[J]. 新作文:教研,2019,000(012):P.1-2.

[3]徐亚群.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有效性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23):P.207-208.

[4]林巧珍. 灵动课堂事先预习——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中的运用探究[J]. 语文课内外,2019,000(017):82.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思维导图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