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思维导图应用 提高概括能力

2020-11-23李虹燕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2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阅读理解思维导图

李虹燕

摘  要:中高年级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难度相对于低年级来说较大,例如中年级的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篇幅会长一点,而且没有拼音标注,经常有迷惑条件,阅读理解起来较有难度。面对这样在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能经常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且概括整篇课文内容结构,言简意赅地帮助学生掌握中心文本内容,从而提高对课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有记忆能力。

关键词:中高年级;思维导图;阅读理解;概括归纳

一、简明论述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托尼·巴赞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在他的著作《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中对思维导图的定义是:“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而,其改进后的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为表现。”托尼·巴赞还曾经非常形象生动地描述过,思维导图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向四周放别关联的分支,并用关键到或图形对分支进行再次认识和巩固。用我自己总结的语言来表达的话,我认为思维导图其实跟老师们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板书设计,还有复习是使用的知识网络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把一堂课的重点和连接点知识板书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那么对于中高年级的教学而言,应该怎么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有记忆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呢?我在五年的一线教学工作当中也摸索出了一些有效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下面详细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二、教师思维导图的设计和运用

第一部分的论述中提过,思维导图与教师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板书设计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在刚开始引入思维导图时,不能操之过急,这时候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运用和板书设计结合,这里特别要说明有些老师如果担心课堂中在黑板现场画思维导图会影响上课时间,或者因为工具局限达不到效果,可以尝试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在备课的时候就用PPT的形式将思维导图设计制作好,尽量做得生动、有趣、唯美一些,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师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有很多,但是必须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重点教学的要求,常用的依据有:1.根据具体教学知识点当中的重难点来设计;2.根据所执教班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3.提取教材当中有趣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词句,便于刺激学生的记忆点;4.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还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多种色彩及有趣的形态将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眼前。例如我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课文——《白鹭》,就制作了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归纳理解课文中白鹭的形象。在制作前,我认真研读本册教材,熟知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这是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我所执教的学生是农村孩子,对于学生们鸟类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思维导图的开始是首先用课件出示一只鸟的轮廓,引起学生的思考,怎么将熟悉的事物用优美的散文表达出来?体会文学创作的魅力。接着板书文章中心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再次引到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白鹭这种鸟是一首精巧的诗呢?从“色素”“身段”两个方面将白鹭和白鹤朱鹭作比较。思维导图上写出白鹭的蓑毛结构长喙脚方面的特点,方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白鹭的的形象,提高学生对白鹭的认识。再添加白鹭在清水田里的样子,关键词句比喻句“镜匣”,思维导图课件跟着文章变化出示白鹭在镜匣一般的清水田里。清晨时望哨,黄昏时低飞。最后再收尾呼应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根据我执教学生的特点还有文本的特点,这一课的思维导图就完成了。

三、教会学生创作思维导图的思路,鼓励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

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根据文本动手创作的能力,教师在前期的对于思维导图使用铺垫,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创作。教师要知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知识储备不同、阅读理解的能力不同,对于学生创作的思维导图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

思维导图创作的思路有:1.找到所给文本的关键信息,包括关键词句、关键人物等,(语文和英语两科经常用到的方法)找关键词句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找出的词句可以延伸,帮助记忆就可以,没有强制要求。2.找到知识点的生长点和延伸点。(这个思路适用于大多数科目)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解决新的问题。生长点一般指的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例如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这个知识点的生长点就是学生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小数乘法是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的。延伸点就是小数的乘法为今后学习的铺垫,如数学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教师要求学生理解乘法口诀,更要牢记乘法口诀,更多是为后面延伸点的学习能更快更好。乘法口诀的延伸点很多,如多位数乘法和除法等。3.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我碰到过一个孩子,她的幸运数字是“6”,在她创作的思维导图中,大多都是以这个数字作为基底,还有的孩子喜欢画鱼儿,有的喜欢画火柴人,这是学生的个性和创作性,将自己的喜好融入到思维导图创作,也是一种很独特的创作方法。

由于每个教师的思维方式不同、教学方法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所以要尊重差异性,思维导图的使用是一中思维发散与收敛的过程,没有具体的对错之分,只要操作合理,抓对关键的点,不偏离文本的中心思想,不超出课标要求,在一堂课中可以促进学生更快更有效的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就是成功的。这篇文章中的提出的策略是在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虽然没有华丽优美的辞藻,但却是我几年来工作的一个探索过程。我也会继续坚持使用思維导图,不断探究新的有效使用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的能力,用欣赏的眼光来保护学生最纯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

[2]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如何阅读一本书》

[3]《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李敏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阅读理解思维导图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