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工制作融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11-22章玖妮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手工制作实践研究小学数学

章玖妮

摘要:手工制作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课外活动,其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将手工制作融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手工制作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手工制作;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小学中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其可以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建立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基础知识——讲解典型例题——总结知识体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为了确立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探索机会,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指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裁剪、粘贴、拼接、绘画等方式制作成为一项作品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手工制作则将数学知识融入了其中,内涵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二、手工制作的特點

1.手脑并用

在手工制作中,学生需要手脑并用,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手工制作时,学生需要使用剪刀、胶水、针线等工具来处理各种材料,为他们发展动手能力提供了基础。手工制作时,学生还需要在头脑中对作品进行设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获得了发展。

2.任务驱动

手工制作具有明确的任务,这给学生建立了任务驱动机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手工制作的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由于任务驱动机制的存在,保证了学生的活动始终围绕着特定的主题,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

3.多元合作

对于小学生而言,手工制作是一项具有较强挑战性的活动,单独一个学生基本上难以完成工作。因此,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会与其他学生、教师等展开多元合作。在长期的多元合作环境中,学生可以发展出必要的合作能力。这种合作能力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准备。

三、手工制作融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手工制作的最大特性是趣味性比较强,这种趣味性不仅仅体现在完成作品的趣味性上,还在于制作过程的趣味性上。完成作品的趣味性,是指作品外观奇特、有趣,作品自身能够实现一定的实用功能。制作过程的趣味性,是指在制作中要采用到多种制作方法,需要手脑并用。并且制作过程还涉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将手工制作融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将手工制作的趣味性发挥出来,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其中,提升其教学功用。

2.契合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手工制作的核心目标是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应该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核心。如果随意放手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会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得不偿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和教学内容契合度比较高的手工制作项目。在教学前,教师预先分析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再根据教学所需要完成的任务选择手工制作项目,并对手工制作项目进行恰当的问题表述。

3.适应性原则

小学中的每一节课时基本都是45分钟,有些学校安排的是40分钟。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如果手工制作占用的教学时间过多,将会影响其它内容的实施,导致无法完成预设的内容教学。因而,教师要预设手工制作的教学时间,尽量在十分钟内完成,这样可以保证其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施。

四、手工制作融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1.手工制作引入新课

引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创设一个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境,将学生引导到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完成教学的引入。实际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手工制作进行引入的效果非常好。手工制作可以创设一个非常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来轻松地引入新课,无缝地实现了教学环节的转换。

2.手工制作突破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可能对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难以理解,这些教学内容就是难点。突破教学难点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第一。许多教师习惯上采用讲解和练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这两种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可,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使用手工制作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可以借助手工制作中的自由、探究、思考等元素来突破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觉非常自然,他们可以很轻松地接受难点知识。

3.手工制作拓展应用

俗语“学以致用”,如果不断地将所学的内容应用起来,将能够形成坚固的记忆和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了许多基础数学知识,但是他们应用这些数学知识的机会非常少,这样会导致他们理解不深入,从而出现遗忘严重的现象。有许多学生在学完某节内容后,过了几个星期就将所学的内容全部忘光了,这就是由于没能将所学的内容应用起来所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手工制作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立刻应用起来,其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教学方法。

4.手工制作渗透思想

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灌输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指建立在数学知识体系上的各种思维方式,是数学大厦的灵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各种数学概念、规律的认知。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对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数学思想的教学。这种教学思路会使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最终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体系的魅力,丧失学习兴趣。手工制作中需要学生解决大量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如果教师使用手工制作来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将非常有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前,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保证选取的手工制作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如果不断地实践将手工制作融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必将有效地转变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践行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兆海.废旧材料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

[2]于艳勤.数学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J].生活教育,2018(12).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吴小学

猜你喜欢

手工制作实践研究小学数学
高职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动手实践能力探究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