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理论的分析

2020-11-19王静怡佟玉平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沃尔夫语言学交际

■王静怡 佟玉平/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人类学语言学这一术语实际上指的是对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并加以结合,强调的是这两个学科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传统语言学家来说,他们的终极目标往往就是研究语言本身的各种问题;而对于人类学家,他们虽然也对语言问题感兴趣,但他们通常会关注一些更实际的语言问题以及其他更宽泛的领域,比如说,语言和文化之间发生关联的方式以及发展途径;还有通过研究各种文化现象和语言现象的联系来揭示用语言表现的人类思维的过程和结构。

二、关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一)溯源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L.布龙菲尔德早在20 世纪20 年代中期就指出:“语言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与文化人类学关系最密切的。”这种关系,在人类学语言学发展的初期尤为明显。而20 世纪50 年代,通过萨丕尔长期对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的有关问题的研究,提出“语言影响人类关于现实世界概念系统的形成”的设想,之后又被他的弟子沃尔夫进行扩充,沃尔夫进一步论证了萨丕尔的观点。一些语言学家们在他们去世之后,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得出了现在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一假说成为人类文化学语言学的基础。

(二)理论基础

萨丕尔和沃尔夫受德国人类学家洪堡特关于世界上众多语言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观点的影响,进一步引申出思维结构与语言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必定会受到所使用的语言的影响。现在对这个假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强势说和弱势说。最有说明这一点的就是爱斯基摩语和英语中“雪”的表达。

爱斯基摩语中用不同的词来表达雪,对于他们来说学及其重要的,以至于不同形式、不同条件下的雪都有自己的名字,如飘雪的天气(qannirsuq)、雪花(qanik)、正在下的雪(qana)等等。而对于一个夏威夷人来说,雪就是雪,没什么特别的,甚至都不可能对雪作出那么细的区分。而在英语文化中,雪就不那么重要了,一个简单的“雪”就足够表达了。当然有必要具体说明时,一个稍微长一点的词组也能满足需要,比如说飞雪(drifting snow)。然而在汉语中,我们会区别“舅舅”“伯父”“姑父”“叔叔”,还有“阿姨”“伯母”“舅妈”等,但是这些多样复杂的称谓在英语中只用“uncle”和“aunt”两类表达形式。这再一次证明了文化选择的词汇与该文化思想和事物之间是相关的。

三、人类文化学中的语言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一)语言与思维、文化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语言学家赫尔德认为语言和思维互相作用,他认为语言限制人的认知,是认知的媒介。他还认为,语言影响人们对经验和世界的理解甚至是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洪堡特进一步补充了赫尔德的观点,他认为语言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方式。

萨丕尔认为语言是完整的系统,也就是一种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不能仅有单个的词反映,而是由语言系统来牵引着思维和行为。他指出人并不是独自生活在客观世界中的,也不是独自生活在社会中的,而是受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支配的群体,客观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团的语言习惯,所以说没有两种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社会现实。沃尔夫进一步论证了萨丕尔的观点。他认为思维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它是由语言作为中介而实现的,而且思维也是有固定模式的语言成分。语法明显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因其语法的不同显示出思维的不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折射出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是同步产生的,没有语言,文化也不能存在,语言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有了语言才会有人类文化的出现,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人类通过语言的使用而创造文化。反过来,文化也影响了人类并促使人类不断进步。

1、语言与文化有很多共性,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与文化都是一个族群区别与其他族群的主要标志,它们都是后天通过社会交际习得的,通常是同时进行的,不分先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不可分的。文化构成了语言,任何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活动都以文化为基础并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际的工具。因此,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也已得到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学者们的共同认可。

2、语言能够反映与传播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人类思考的媒介,即是形式、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媒介。思想的形成需借助语言,然后通过语言运用的形式来表达。语言中包含特定的文化信息,也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传统,反映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语言作为一个符号意义系统,是反映与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

3、文化决定了语言的运用,文化是语言的基础

霍比语能够正确地说明和描述一切宇宙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看,因此有理由假定,霍比人的思想中包含了任何像“长度”这样的能被直观地感觉到的概念。所以,沃尔夫在对英语和霍皮语做了一番比较之后,得出以下结论:不同语言中的不同范畴和概念反映了人们分析世界的方法不同。英语把大部分词汇分为两类:动词和名词。因此讲英语的人认为世界万物也被分为两类:行为和物质。但霍皮语却不是这样的。而且在霍皮语中,一切会飞的东西,如飞着的昆虫、飞机、飞机驾驶员都用一个词表示。

另一个例子:在商场,售货员和顾客的讲话规则与各国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尽管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都使用英语语言,但却遵循不同的规矩。由此可见,每一种语言都有某一特定的文化与之相对应。该语言包括语言结构、交际模式等都要受到其所对应的文化观念的限制。因此,语言和文化是不能脱离的。

(三)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反映出的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影响语言,而且对说这种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也会形成影响。语言与文化的紧密相连。语言是文化的结晶,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反映文化。语言使文化得以流传,文化又渗透着语言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等重要元素。语言主要在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受文化的影响。词汇受文化的影响最大、最多,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有什么概念,就有什么样的词汇指代它。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最清楚不过地反映出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或者说,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大量地通过词汇表现出来,因为词汇对于人类观察和认识客观现实并赋与其意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还有待于我们的探索,对其进行证实或证伪。同时我们也应从正确的方向来进行对假说的解读,利用假说更好地为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服务。肯定跨文化交际的可行性,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当好不同文化的沟通者。以平等的身份和心态来对待不同的文化,谋求人类的整体进步,这才是假说的真正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沃尔夫语言学交际
情景交际
我的妈妈是狼王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喜欢收集各种八卦这位作者就像“墙上的苍蝇”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