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儿童生活的儿童家庭教育

2020-11-18蒋婷婷

蒋婷婷

摘 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和教育关系密切,不可分离。这是众多教育家们历来所认同的观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家庭教育却偏离了儿童的生活,只重视孩子的学习与未来,忽视了对孩子的当下感受和心灵与人格的培养,基于这种现象笔者提出儿童家庭教育要基于生活、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的看法。

关键词:儿童生活;儿童家庭教育;生活和教育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溯源

纵古今中外,关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不少学者都尤为重视。较为典型的有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应“效法自然”原理,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有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拙而已”;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只是主观地设想儿童的未来,不考虑儿童现在的生活、能力以及天性,“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哩”。因此,他主张爱弥儿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即“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师”。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准备说”,他指出:“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教育预备说则不认同,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主张“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还强调传统学校教育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它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受杜威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同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提倡教育来源于生活,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育者要根据儿童的生活需要来组织教学。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中西方各教育流派的理论如何不同,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将教育看作生活,或者是生活过程的一部分。他们都站在对现实教育脱离生活的批判的基础上,要求教育应具有重建生活的意义。确实,儿童自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人的生活,此后,儿童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为生活作准备的。儿童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在教育中进行生活,所以儿童家庭教育必须要关注儿童的生活。

二、当前儿童家庭教育实践中对儿童生活的误区

在我国2004年5月14日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注重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理念。但目前儿童家庭教育却与生活脱离颇为严重。

(一)误区一:忽视了儿童现下的生活

一百多年前,斯宾塞的“教育为生活准备说”,引导教育将触角引向了不可知的未来;一百多年后,儿童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在成人先苦后甜的传统思想中,在成人“未来的世界属于孩子们的”的理念中,在成人构建的教育生活中,儿童远离当下的生活,成为成人“预设的、标准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上好的大学,才有美好的未来”“现在好好练琴,长大后才能做个钢琴家,……”。成人打着为儿童好的幌子干涉教育,完全不在乎儿童的想法,将教育肆意凌驾于儿童的现下生活之上,于是这种为美好前程的预备期成为了孩子的消极情感期、焦虑期。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以及无数的事实都已证明,儿童现在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有相同的价值,没有儿童今天的快乐生活就没有明天幸福的成年。

(二)误区二:忽视了儿童日常的生活

中国文化中历来有主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这种传统文化本来是好的,但是在这种文化渗透下的家庭教育却走向了片面和极端,它成为了许多父母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孩子身上的借口,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学习就是学生的天职,孩子除了学习以外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于是他们主动包揽了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一切事物,对孩子的一切要求有求必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将孩子宠成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他们不知道孩子的日常生活除了学习其实还有游戏、基本的生活常识与技能,基础的社会道德等等,在这样的模式培养下,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皆笑啼非的事情:某初中班级36人在教室集体学习剥鸡蛋、某父母将孩子在学校一周没洗的衣服打包回家、某神童小小年纪上大学生活竟不能自理……

(三)误区三:忽视了儿童未来的生活

在极度重视教育为未来美好做准备的同时,也有一部分成人走上了过度忽视教育为未来做准备的极端。这源于20世纪初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思想,杜威提倡教育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近现代教育理念是好的,也受到了绝大多人的认可,但是一部分人却走上了矫枉过正的道路,还有一部分人对此立场一知半解,他们主张要给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过一个没有任何负担的童年生活,因而对孩子完全放任,不加任何约束,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还美其名曰要给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要进行自然教育,这就完全忽视了儿童的未来生活。于是在成人的放纵下,毫无条件的宠溺之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被宠的无法無天,致使“某某13岁男孩杀人案”“某男孩弑母案”“未成年男女打架斗殴案”等社会新闻越来越多。试问在父母如此纵容之下,孩子什么也不会,不会学习,不会生活,不会做人……那孩子将来要怎么走向社会呢?

三、回归儿童生活的儿童家庭教育

(一)基于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教育必须呈现现在的当下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作准备,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用生活来教育,要为生活向上而教育。这些话实则指出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构建生活化的儿童教育目标,即突破传统的过分注重知识获得、过分以未来生活为导向的教育观,强调加强儿童教育与儿童现实生活的联系,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分析和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儿童健康、自由、全面的发展。

因此,儿童家庭教育要基于当时当下的生活。首先,成人要有一个正确的儿童观,要知道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具有个体独立性,他们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他们不应以成人为权威。所以,成人应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想法,在教育中要对儿童的兴趣与需求等作出积极回应,成人不可以打着为儿童未来好的口号来要求和规范儿童当下的生活,更不可以为了未来而牺牲儿童今天的生活。第二,成人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在教育中要注意关注儿童个体在生活中的发展,关注儿童身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比如成人要关注儿童在认知、情绪情感、动作技能、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不要对儿童进行超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

比如,在平常的生活中,成人要尊重兒童,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在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之前,要询问孩子的意见,要考虑所报兴趣班适不适合孩子,对孩子的将来有什么用,而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我觉得对孩子好,孩子就要无条件的去学。

(二)源于生活

儿童家庭教育要源于生活,重点就是要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第一位的。日常生活作为人生活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一种具有自在性特征的生活,具有自主性、习惯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这种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儿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儿童所要学习的社会常识以及生活常识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而来的,并出于生活的需要产生的,而且儿童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育唯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和生活,使儿童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体现儿童教育的本质功能。

例如,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与技能、做人所必要的一些道德礼仪,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帮爸爸妈妈捶捶背等,而不是自认为孩子长大了就会懂,什么都不管。

(三)高于生活

在生活教育理论中,陶行知强调:“教育不仅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要改造、提炼学生的生活经验。”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将来生活的预备。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过上美好的生活。他指出,教育要使未来生活比现在更进步,而不是现在生活的简单重复。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把孩子粗糙、零碎的生活经验改造为与孩子学习其他知识相融通的经验,使之引导儿童的生活。

比如,孩子喜欢拆装一些玩具,家长可以适当的予以支持,不要去阻止,从而培养孩子积极探索与动手的能力;又如孩子很喜欢涂鸦,家长也可以在他的兴趣之上并询问他的意见,送他去上一个画画兴趣班,培养孩子画画的能力。这都能够体现家长他在关注幼儿当下与日常生活的同时为孩子未来幸福快乐的生活作了一个美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卢梭. 爱弥儿[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M]. 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4]侯莉敏. 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郭元祥著. 生活与教育[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