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角色的形象分析

2020-11-18翁洁婷琼台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动画电影动画

翁洁婷/琼台师范学院

一、前言

动画不仅是视频类的作品,其中更是综合体现了美术、艺术、音乐、文学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内容。动画电影是在动画片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精简延伸,对制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有限的时长内将角色的形象、性格、感情表达做到最好。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国产动画电影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整个电影市场中占据了较高的经济地位,电影中的角色形象设计如何直接影响到动画电影的总体质量水平,因此有必要做好对动画电影角色的形象设计,塑造能够带给观众良好观感体验的角色,从而推动国产电影行业获得更加成熟的发展,提高国产动画电影在国际电影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新媒体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角色的形象特点

(一)对传统审美的翻新

在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初期其剧本架构的基础常常以传统的民间故事为主,对角色的形象设计也是根据故事的具体内容来表现,如早期的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神笔马良》等,在动画电影中所创作出的形象都表现出对传统审美的追求,然而自新媒体时代到来后,国产动画电影中所呈现出的角色形象受到画师技艺、审美的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过度浮夸的情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最终的角色形象效果差强人意。

(二)对日美角色形象的过度模仿

国产动画电影的起步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是较晚的,但在发展初期我国的动画电影制作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基础优秀传统文化与特有的技艺所创作出的角色形象也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信息交流的顺畅性提升,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其他国家的动画影片,因此对我国动画的传统制作方式产生了影响,在动画电影角色形象的设计上也逐渐凸显出日美动画的风格,但由于模仿的技术水平较低,以二维动画的形式所设计出的角色形象存在呆板、表现力不足的现象。

(三)对3D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依托于3D技术所创作出的动画电影角色与二维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3D技术下的角色和整体电影效果的更加追求立体的、逼真的效果,对于角色形象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都要求细致入微的设计,然而3D技术中对角色形象的设计却总是添加过多的特效,导致动画电影角色形象的表现与角色的性格、故事的内容查产生不相匹配的状况,观众难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感受。

三、新媒体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角色形象设计趋于同质化

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国产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所设计创作出的角色形象同质化现象严重,角色之间缺乏明显的审美差异。一方面在角色形象设计过程中想要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故事的内容进行完全仿照式的搬用,其中增加的文化元素也以常见的水墨、剪纸为主,既没有将文化实现更好的融合,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另一方面对日美动画形象的模仿痕迹较重,在没有掌握其创作技术的前提下所设计出的角色形象趋于同质化,很难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越来越高超的设计技术也使得角色设计的发展空间被局限。

(二)角色形象设计脱离动画内容

当前动画电影的制作工艺水平越来越高,部分制作团队为了展现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平在对角色人物的形象设计过程中增加了许多的特效合成,导致所设计出的最终形象过于浮夸庞大,与动画故事电影内容中所描述的角色性格、情感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形象特征不足以支撑整个故事的剧情走向。另外国产动画电影的一大弊端在于对角色的形象塑造过于完美,缺乏情感性格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动画的总体内容也欠缺深意。

(三)角色形象设计缺乏延伸性

根据对以往动画电影角色形象的观察可以看出观众对国外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记忆更加深刻,例如狮子王、白雪公主、胡迪、樱桃小丸子、哆啦A梦等角色,而对国内动画电影的角色而言能记住的较少,尤其对角色的形象或性格等方面的印象也比较浅显,这是由于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制作出品人的思维较为固化,角色形象设计画师的审美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受到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较深,设计的角色形象大多都是正派的、道德感极强的主要角色,对反派角色的研究较少,缺乏延伸性。

四、国产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设计更具多元化的角色形象

国产动画电影在对角色形象的设计过程中总是会对日美等其他国国家的动画角色形象进行模仿,尤其对一些比较著名的动画制作公司或动画制片人的作品进行的仿作更多,如迪士尼动画电影制作公司、宫崎骏、新海诚等,更有甚者直接对他人的角色形象进行完全照搬,是一种可耻的抄袭行为,对我国国产动画电影行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想使国产动画电影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角色形象进行改进完善,提高国产动画角色形象的原创性,基于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的设计创作技术,设计出更具多元化的角色形象。其中动画电影的制作人需加强自己的原创思维,保证电影制作过程的合法性,角色形象的画师需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善于发现创新性的灵感,从而可以设计出更加新颖的角色。

(二)合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事物的变化更具多样性,人们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为其也带来了不同的审美体验。国产动画电影若想获得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仅要融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行必须符合当前社会的审美要求,提高观众对动画电影角色形象的接受程度。如在《风语咒》这部电影中将五行的概念与角色能力的设定相结合,对道家的哲学观念也有所体现,此外在对怪兽“罗刹”的角色形象设计中也加入了传统神话故事中关于饕餮样貌的描述,与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创作出更为人们所接受的角色形象。

(三)开创符号化的角色

在新媒体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需要面对的观影受众不仅仅是儿童,而且还包括更多的成年人,这就对动画电影的审美性、趣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满足大众的需求就需要开创符号化的角色形象。从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角度拓展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市场,以符号化的角色形象为基础建设商业文化产业,从中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为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设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展现动画电影中蕴含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精髓,展示出动态化且充满灵动性、趣味性的动画角色形象,促使国产动画电影获得更加长效的发展。

(四)借助新媒体优势加强角色延伸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一大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过去相比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广、速度更快,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而是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的优势,利用智能化移动终端设备何时何地都能够及时的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在国产动画电影形象的宣传工作中也可以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了解日美等国家在角色形象设计方面所作出的创新,并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设计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动画角色形象,满足逐渐扩大的不同年龄段观众对动画电影角色的审美需求,而且还要满足观众对不同类型角色的形象要求,重视主角之外其他角色的形象设计,进而促使国产动画电影角色形象更具延伸性和张力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行业的发展过程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对角色形象的设计趋于同质化、延伸性并且还常常脱离动画的整体内容,直接对国产动画电影行业在国际动画产业中的地位造成影响,因此若想国产动画电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角色形象设计观念,增强对角色形象的创新性,创作出更多新颖的多元化角色形象,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基于动画电影内容的整体特征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价值的角色形象,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对角色形象设计工作实现更高质量的延伸和发展。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动画电影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浅析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形象设计市场
动画电影
我的动画梦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铲屎的,你是认真的吗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