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会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2020-11-17许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2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财会专业产教融合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我国教育行业的新兴战略,且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培训体系,也将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从根本上促进产与教的高度融合,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结合,最终为培养相关职业的专业人才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本文主要以财会专业为研究目标,进而结合国家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积极探索育人机制,将该战略落到实处,为我国源源不断的输出财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财会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育人机制;实践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教育行业已经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也积极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向着创新型人才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出发。除此之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作为我国新时代教育行业中的一下重要方针政策,其不仅有利于促进财会专业人才的源源不断输出,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进我国的教育制度。另外,现阶段企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也得到了提高,不仅需要相关人员具备扎实的学识理论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性与实践性,而这就需要学校创新育人机制,促进产教的融合,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一致,打破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实现财会专业的创新性发展。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一)发展历程

自2015年以来,我国国务院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产教融合的明确要求与规定,而这也可以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初期。在2016年时,相关部门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规划,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当发展到2017年时,我国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战略要求,并督促学校要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积极完善相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基于上述发展背景,我国教育部也陆续组织了产学合作的协同育人项目,积极将该战略发展目标落到实处,积极寻求相关企业资源的支持,从而将创新型育人体制落到实处。

(二)研究现状

就目前来说,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的发展周期,加之各种新兴技术的不断涌入与应用,现阶段的企业对于财会人才的需求也在原始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财会工作在内容与模式上也有所变化。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如何更好地积累校企合作的经验,以及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来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就成为了现阶段学校职业教育中的首要工作重点。有相关学者认为,对于财会专业来说,其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基础。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以实训为重点的培训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性与创新性。还有相关学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战略,就需要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继而积累经验,最终实现育人机制的创新性发展。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财会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機制的框架和范围

根据我国相关方针政策的内容,结合该战略的时代背景,加之通过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新时代财会专业育人机制的建立,需要结合现阶段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前国家发展的需要,要保证培养后的相关财会人员具备综合化的能力素质,具有新时代的人才特点。

(二)优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对于高校财会专业来说,在对其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应首先对其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不断的优化与革新。具体来说,在课程设置上,要实现财会专业中多科目的高度融合于有机协调,并要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相关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扎实所学的理论知识,最终形成一套新时代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对于财会人员的需求,不仅仅规定其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理论知识、技能规范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等的相互融合。为此,这也就要求学校在对财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及时的加入符合当下发展的实际情景模拟,依据情景模拟以及情景再现的方式,实现财会工作过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继而按照相应的人才培养需求与方针政策,对教学模式与课程结构进行全新的特色化构建,继而在此基础上促使该专业与企业需求高度的融合。此外,现阶段,结合社会发展中对于财会人员的需求,加之现阶段我国财会专业的发展目标,学校在对于财会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指导时,应该以社会所要求的财会人员基本专业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培训标准,进而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进现下的财会实际工作流程,通过模拟、情境再现的形式,实现对学生财会工作水平与岗位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推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学校可以积极组织相应的财会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历练,举例来说:学生可以通过投资炒股活动来加深对投资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参加财务决策大赛,来历练自己的财务决策能力,以及参加模拟经营大赛、税务技能比赛等,来提高自己的实践性与创新性,而这也与新时代企业的需求相契合。另外,多种形式的财会活动,也将帮助学生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见识,从而在日后进入企业后可以更快的上手工作。其次,加强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推进,还应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财务软件的用法,从而进一步的了解财务的处理流程与相关资料的来源情况,为学生日后的独立工作奠基。最后,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也与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相契合,不仅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教育成效,还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模式与创业模式的革新发展,最终让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四)深化学校与企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关企业在该战略目标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日后工作的范本,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与就业的机会。与此同时,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结合,还可以促进企业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基于,实现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建立。与此同时,从校企合作角度出发,其不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素质,还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学生的质量效益,从而既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可以为相关企业注入优秀的发展活力。为此,在学校与企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与培训,从而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实现校企育人体制的相互促进发展。

(五)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财会专业的教师也对学生输出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训水平的培养,通过组织相关的学习与培训,促使教师掌握最新的财会专业知识与培训要点。与此同时,学校还应积极的组建座谈会,让教师针对前一段时间的教学成果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实现教师之间的优秀教学经验相互传递与学习。另外,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而在学校内的财会课程理论知识又是相对固定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先对任教老师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为此,学校要定期指派相应的在职教师进行企业内的实践锻炼,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获得更高的教学收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目标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产物之一,也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重要进步。通过明确财会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框架和范围、优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推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深化学校与企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的建设的育人机制。有针对性的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理论技能知识,加强其实践能力,不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成绩,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还将促进学生水平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相一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促进我国财会专业学生的优秀输出。

参考文献:

[1]黄帅,商明蕊.“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及其构建[J].前沿视界,2018(6).

[2]张海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对外经贸,2018(10).

[3]张丹枫.园校五融合:应用型财会专业育人机制[J].教育教学研究,2019(12):152-154

[4]王春娜.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智库时代,2020(05):198-199.

[5]黄琳.基于产教融合的民办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9,10(05):62-63.

许芳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财会专业产教融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校企合作下的财会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关于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我国财会行业创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