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2020-11-17韩春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韩春蓉

摘 要:十年树人,百年树木,作为树人教育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小学教育作为德育的萌发点,在教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给班主任及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工作实效性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既塑造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又提升了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这个阶段初步养成。作为小学生德育的塑造者班主任,不但肩负了传授知识的责任,而且肩负了教书育人的工作。面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做好德育教育是摆在所有小学老师面前的难题。因此,进行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时效性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德育工作

传统教育观念往往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教育,造成很多小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出现了偏差,而这种偏差表现为脾气暴躁、性格孤僻、自私自利。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除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外,还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在双重教育理念影响下,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非常艰难,不但给老师造成了压力,也给学校增添了负担。特别是家长过分溺爱小学生,导致德育教育很不理想。

2.老师自身的道德素质跟不上

小学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由于年龄的差异、对世界观的认知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也就产生很大差异。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但首先老师得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提升知识技能,这样才能教育好小学生。

有些老师道德素质跟不上,在教育教学中脾气暴躁,缺乏冷静,往往将情绪带到课堂上,不但不利于教学,而且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小学生带着思想负担学习,不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这样是很难做好德育教学工作的。

3.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力量失衡

很多家长认为把小学生送进学校课堂就万事大吉,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了,这种错误的认识,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极其不利的。每个家庭都是小学生成长的摇篮,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的为人处事。特别是在今天,每个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父母婚姻的改变等,都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家庭对小学生教育和关爱的缺乏,导致三方教育力量不能很好地结合,使得学校教学压力增大,德育教育无法全面提高。

4.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课堂还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造成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课本内容,这样肯定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并且这样教学的效果也不好。

另外,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交流活动相对较少,教师常常只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略了德育的渗透,所以造成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无法结合,影响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1.加强德育教育政策的引导

增强小学德育工作水平的关键就是政策。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学校确定了德育工作的主要位置,然而在政策上没有跟上,无法确保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受到了影响。所以,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

具体措施是教育部门与学校全面分析当前的政策,以增强小学德育工作为目的,触动孩子的心灵,合理调整与改进相关政策,包括调整小学德育教育手段,合理增加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经费,给班主任提供学习平台,为班主任展开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保证。

2.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监管

首先,加强对班主任老师教育的管理,特别是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建立教学管理责任制,提高学校管理制度和标准,对于心理不健康的老师必须辞退;对于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责令不改的必须严厉处罚,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其次,老师也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把心思放在教学育人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在小学生中树立道德品质榜样,这样才能在小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德育教育自然会得到提高。

3.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为了推动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既要挖掘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又要帮助其他学科教师结合自身资源,随时进行德育熏陶,这样能合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用积极正面意义的经典名著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改善学生的思想觉悟,以展现德育“春风化雨”的作用。

4.热心奉献,真情投入

面对崇高的教育事业,班主任必须热心奉献,真情投入,友好沟通,与小学生融在一起,没有了感情上的隔阂,小学生才能亲近老师,他们的所思所想才愿意和老师交流,老师倾听后才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老师和小学生的真情沟通是做好德育教育的最好方法,没有真情沟通,小学生就会不信任老师,那么老师做再多努力也是做不好德育教育工作的。

5.加强家庭教育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师来完成,家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围绕在父母或爷爷、奶奶身旁的,父母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可见家庭环境和大人们的思想道德对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多么重要。

每个家长应该不断完善和提高德育品质,注意行为举止和说话方式。例如不讲脏话、拒绝家庭暴力等,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和谐美满的家庭会给孩子留下更多互助友爱的良好德育品质,德育教育首先得从家长自身做起。

6.以网络环境为助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

一方面,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合理布置教室环境,构建班级文化,借助环境的作用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背景,构建德育网络交流与共享平台,设置一些德育功能较强的游戏或动画片等,使学生在健康的网络平台上接受健康的德育内容。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又提升了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

7.重视榜样的力量

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可以评选出“学习之星”“体育之星”“文明之星”“道德品质之星”等,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自觉去学习这些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小学阶段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受表扬,那些获奖的学生通过表扬与称赞能够再接再厉,做出更好的成绩;对于那些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而言,他们为了获得老师与同学的肯定,会更加努力地向他们看齐,然后在行为上自觉要求自己。

总之,社会发展的加快,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教育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全社会、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和关爱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德育品质,促進他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玲雁《主任工作中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2019年。

[2] 杨建萍《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8期。

[3] 刘宇、郝蕾、石铖、王茜、韩雪、陆艾阳子、张一昕《课程思政融入中药学教学的探索与实施》,《中医教育》2020年第3期。

[4] 汤娅、张鑫、唐萌娅、张草、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对创新创业的影响》,《中国新通信》2020年第10期。

[5] 吴朝良、包俊、李池友、裴运刚、李黄玲、李娜《感悟经典的魅力—基于立德树人的语文学科德育探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