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2020-11-17黄海雄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误区历史教学应对策略

黄海雄

摘 要: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我们应从历史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避免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本文通过列举三个误区案例,并提出了相应的反思及应对策略,旨在倡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教学 教学误区 应对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备受教师青睐。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除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外,还具有拓宽教育渠道,强化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等特点。但如果不能有效、适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则会导致历史课堂效率的降低。本文就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结合自己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来谈一些看法。

误区一:拿来主义,影响教学效果

【误区案例】

如今各类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都要求老师能够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优课评比活动课中,所有教师均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但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许多历史教师在技术上不能及时跟进,因此出现两个教师的历史课件除了执教者和教学内容稍改动外,其余如出一辙的情况。还有一位老师正在按部就班地上课,一不小心错按了一个键,只得求助于专业老师。

【反思】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三位老师对白板课件均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前两位教师的课件是从网络上下载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与历史学科内容结合程度好,但课件制作粗糙,课件配色、排版、文字、图片不够美观大方。后一位老师的课件不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只是将课件制作的思路告诉专业技术人员,然后就拿来使用了。尽管课件制作精美,内容充实,但未能运用交互功能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未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这三位教师出现的是历史课任教师缺乏专业技术,专业技术教师制作的课件华而不实的问题。

【应对策略】

1.要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绝大多数的历史教师由于参与专业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较少,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多上网去研究一些经典的名师教案、经典课例,思考他们的设计制作流程,然后自己去嘗试制作。

2.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制作一个优秀课件,人人都能实现,但我们上好每一课,就需要大量的优秀课件,一个人的思维和能力是有限的,这时要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作用。

误区二:应用失当,造成学习干扰

【误区案例】

在《宋代经济的发展》的一节公开课上,有一位老师始终站在讲台边,一手拿教案,一手操作电脑,扮演着一位放映员的角色,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没有板书设计,连练习也是白板呈现的。做材料题时有学生提出字太小看不清楚,这位教师只能尴尬地笑笑而无解决的良策。

【反思】

在许多公开课上,教师将设计制作的课件按顺序式结构呈现,不能实现跳转。这样,上课时教师围绕着课件操作、演示、讲解、灌输,使教学程式化。另外,优秀的板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记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利用白板展示,有时会因时间过短不利于学生记忆。

【应对策略】

1.增强课件的交互功能

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真正抓住信息技术教学的精髓。

2.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

红花也需绿叶扶,一堂好课必须要有好的板书与之相匹配。一方面,好的板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将教材中复杂而抽象的内容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思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板书有即时性强的特点,可以做到随写随讲、随增随减、随圈随点。如果在展示课件的同时辅以必要的板书,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临场发挥,也有利于师生的同步思维。

误区三:华而不实,目标定位不准

【误区案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公开课上,教师播放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相关内容,飞机掠过长空,坦克碾过大地,同时色彩艳丽的插图配上绝佳的动画、影音,令人眼花缭乱。学生观看时兴趣盎然,但观看后,让学生说说所看所思,学生则沉默不语。

【反思】

好的课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与制作,要简洁、大方,能够突破重点、难点。过于花哨热闹的课件,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信息技术形声化的优点变为缺点,违背了信息技术辅助历史教学的初衷。

【应对策略】

1.注重有效,做“实”不作秀

课堂应是教学为体,技术为用,一个好的课件应是围绕教学内容,繁简适当,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突破重、难点,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应是为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而服务的。

2.遵循“适度”的原则

教育首先是科学,其次是艺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只有用的适时,用的恰当,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误区四 :互动不够,运用能力不强

【误区案例】

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公开课上,教师讲述拿破仑帝国时,先出示了拿破仑的图片,然后展示了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最后对拿破仑进行了评价。对学习内容的检测与评价,老师让学生做了三个选择题,然后说了句“你真棒”。整个过程用时五分钟,教学的思路也比较清晰,授课教师认为目标达成,继续展开下文的讲述。

【反思】

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应时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既要有老师的主导引领,也要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者互动才能使课堂气氛和谐而活跃。

【应对策略】

1.强化师生的交互性

师生的交互性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一些情境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去讨论。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要即时进行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安排、有问题、有冲突、有点评、有赞赏,有利于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求异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2.注重活动的适时开展

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台讲讲历史故事,这样会促使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阅读资料并进行讲解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及阅读的能力。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让他们围绕主题小组合作出一份小报并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互评,这样会促使学生去查阅资料,并围绕主题整理资料,思考评价的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与评价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初三的学生,可开展辩论会或学写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知识迁移的能力。

总之,历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让我们的历史教学充满研究,充满思想,充满反思,充满智慧。

参考文献:

[1] 郭公凤《当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误区分析》,《赤子(上中旬)》2016年第24期。

[2] 陆建华《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第28期。

[3] 章银杰《中学历史启发式教学常见误区分析》,《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历史教学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